第30集《 楞嚴經修學法要》
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后,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一個東西,呱唧一聲。他說: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慚愧、也很后悔,一直念佛給它回向;念完以后…他離開的時候,非常的惱恨,一個晚上沒有睡好覺,總覺得那只青蛙的冤魂一直在吵他,一晚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他的徒弟在外面掃地,就說:師父啊,你門前怎么有一條踩爛的茄子啊!他師父聽到這一句話,通身清涼,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
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看風云變色——
其實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障礙你,都是你自己的妄想。
一個修行人佛者覺也!你要想辦法,從你的妄想跳脫出來,這是關鍵。我們不可能不打妄想,這強人所難;但是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先穩住,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一個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你就有救了。我們常說: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一個人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你還不知道,那就很麻煩了!
理論上來說,修《楞嚴經》的人,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反應不要太快,因為你的第一念反應,肯定是妄想。你看懺公師父做事情很慢的,他老人家說:欸,你去規劃一下什么什么事情…。之后,我們把企劃書呈給懺公師父,他看完以后他講一句:欸好,再看看…再看看。一放就放了好幾個月。為什么再看看呢?他就是在等待因緣出現,妄想讓它沉淀下來,妄想最怕的是什么?時間啦!一個反應太快的人,很容易出差錯。其實我們不要被世間的學問所轉,要追求效率。這個都不對的。當然小事情,你知道就趕快去做;越大的事情,先去拜拜佛、靜坐一下,讓妄想沉淀。
妄想它的問題在哪里?
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生滅變化的,即便你不對治它,它也自然會消失掉,但是你一執著它,那不得了…它變得擴大、變得有力量。所以妄想好不好對治?答案是:很難講。你要執著它,它就變得很強大;你要認為說你本來就沒有妄想,它就沒有力量。講真的…修《楞嚴經》的人,反應不要太快,越大的事情,緩一緩再看看;再看看的時候,妄想自然會消失掉,你會知道──我這樣做,到底是妄想的推動?還是一種真實的智慧?你馬上可以看得出來。
總之:修學《楞嚴經》第一件事情——先安住真如,跳脫妄想,這是第一件事情。
乙二、成就三不(不迷、不取、不動)
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則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安住真如之后,我們心中產生一個正念力,會跟過去的妄想會怎么樣?真妄交攻,你一定會把過去的妄想逼出來,那就是魔境了。一個修行人肯定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內魔—內在的煩惱魔,外在的鬼神障。你看有些人打佛七,越打佛七煩惱越重,突然間脾氣很暴躁,或者一直哭泣…很悲傷。這該怎么辦呢?我們要注意這一句話:
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內在的妄想也好,外在的鬼神障也好,它們的本質都是虛妄的。
永遠要記住──它們是虛妄的,假借因緣而有。而我們今天安住的真如,是本來就具足的一個真實的心性──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妙覺心性。它怎么能夠破壞你呢?它要去破壞你,就像風去吹光明,怎么可能把光明吹滅呢?如刀斷水,了不相觸,各走各的;而且真能破妄、邪不勝正,你就像沸湯,它就像堅冰,它跟你接觸,它自然消失掉;所以我們遇到了魔障,你不要緊張,因為你要知道它是虛妄性的,你是真實性的,這是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