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 楞嚴經修學法要》
(一)、我們一般在對治煩惱是用枝末,你煩惱很重,我就抗拒你。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蕅益大師說的:剛開始對治煩惱,譬如二軍對峙,強者為勝。你有三分的力量,我用十分的力量來抗拒你,我們剛開始叫抗拒煩惱,弄到自己很辛苦,入道多辛苦,行道多退轉,因為你疲于奔命嘛。所以我們剛開始對治煩惱是壓抑的,好一點就轉移目標,我不管你。你不管它,它還是在活動啊,你的病根沒有解決啊。那么在時時勤拂拭當中呢,就是對治、抗拒,這壓力是很大啊。
(二)、但是本經的方式不是,不是這樣,你不要抗拒它,你面對它,你只要問煩惱一句話:你從什么地方來?它就完了。
煩惱最怕你回光返照;因為它沒有實體,它會變現很多假相來欺騙我們,讓你心有所住、然后分別…
你看我們一個人喜歡喝咖啡,我們第一念心…一個人喝咖啡,你只有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第一口而已。你的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嗯!不錯哦,這個咖啡不錯,口味不錯哦。你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你買的好咖啡,只有第一口受用到,第二口呢開始攀緣啊,那個妄想很多的你,就住在妄想。你沒有喝到咖啡,你被妄想帶著走。這咖啡是從哪里那個地方買的?它跟哪一個廠牌比較怎么樣?你在第二口的時候,你再也喝不到咖啡,你活在你的名言分別當中,就是這樣子。
我們活在自己的妄想,帶給我們憂愁苦惱,引生我們的生死業力就在這個地方。取著這個相狀以后開始攀緣、分別,然后又從看到一個相狀,又創造另外一個其它的假相。使令我們心跟境當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使令我們拜佛、念佛、持咒的效果都表現不出來。本來我們念佛持咒真的是可以產生強大力量的,但是妄想產生障礙、煩惱障。那這怎么辦呢?當然你可以對治它,但是很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光返照:你從什么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
古人說:直了妄想無起處,通身熱惱自清涼。
妄想是沒有起處,它本來是無生嘛,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嘛。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心境接觸那當下,產生一個假相啊。當外境離開的時候,它也覓心了不可得。所以印光大師說:對治妄想就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不是要你去斷妄想,不隨妄轉這四個字。回光返照,不隨妄轉就做這件事情。
過去有一本書叫作《前世今生》,諸位有些人讀過。它里面講到一個凱薩琳,這凱薩琳她經常內心有一個妄想,就是她一看到水就怕。她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她安立很多邪惡的名言。她假設水會傷害她,所以她一喝到水,嚴重的話就休克,那這很嚴重啊。我們一個人不能沒有水啊。所以她只好請心理醫師處理。心理醫師就幫她催眠,你這恐懼的心:你從什么地方來?找到她的前幾世,她的過去生有兩個生命當中,就創造她恐懼的妄想:
第一個、她有一生,她是一個母親,帶她的小女孩回娘家。在回娘家的途中下了很大的雨,她家在鄉下嘛,在山上,要經過一個吊橋,結果那個海水暴漲,把她們兩個都沖走。在她死亡的時候,在海水淹沒的前一剎那,非常痛苦,對水產生極度的恐懼,因此她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那種痛苦的感受讓她揮之不去,心境結合妄想的力量,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她曾經有一生得到一個麻瘋病。這個病的病毒是從水井的感染產生。古時候麻瘋病也沒有藥可以治,得到麻瘋病,全部把他集中在山洞,把洞口封死,讓他們自生自滅,所以她死亡的時候也極度痛苦,她恨死了那個水。
這兩生的這個生命的經驗啊,心境的結合這個顛倒想啊,其實我們現在的想法,跟前生打很多妄想所累積的,所以我們現在很無奈啊。我們一定要去承受過去的我,現在是由很多的過去、過去、過去…才變成現在。那你現在很多妄想,已經形成的妄想不能怪你,問題是你怎么去處理?所以當她知道,其實她這個妄想,是由於過去的兩個生滅的因緣產生的,催眠以后她就好了。
為什么催眠能夠把那心理病治好?達妄本空嘛。本來就沒有實體嘛,只就是當時的因緣和合,她在臨死之前那個當下的生滅的心,跟當下生滅的境接觸,產生一個暫時的感受,暫時的想像,而留下一個種子,一個功能表現出來,如此而已。它哪有實體呢?妄想要有實體,那就糟糕了,誰也斷不了,永遠沒辦法成佛。
我們修行的重點就是:本來無一物
諸位要知道:我講這一句話很重要哦,你要斷妄想,你要站在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斷妄想,這個觀念是本經非常強調的,我再講一次:
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你要站在本來就沒有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你要站在本來就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
為什么《楞嚴經》會讓一個人快速成長?這個法門殊勝。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了,沒什么進步。十年前看他這個樣子,十年后還是老樣子,他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乘。修《楞嚴經》的人,會讓你快速的進步。因為它是先把心帶回家,先告訴你一個真相。你是何期自性本來清凈。你本來沒有煩惱。你本來沒有罪業。你本來沒有生死的果報。從這個本來無一物來建立你的修行。很多人他煩惱斷得很快、消滅得很快,他進步得很快,因為他的那個觀察事情的那個方向啊,他的智慧,是有所不同。佛陀把這個法門分成乘,小乘、中乘、大乘。你看我們現在要到臺北去,你說,欸,我騎腳踏車也可以去,當然可以啊。你騎腳踏車要騎到什么時候?你坐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所以你所依止的法門是很重要的。
本經當中就是到這個地方達妄本空。現在還沒有發明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就是:其實我們當初攀緣佛陀圣像的心,攀緣摩登伽女那一念心,都是沒有自體的,只就是當時心境的和合,一種虛妄的想像力如此而已,是這樣子,叫達妄本空。
戊二、破計身外(分二:己一、轉計;己二、破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