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 楞嚴經(jīng)修學法要》
你的內心當中,那種無量無邊大悲的妙用開始啟動了,你心中沒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礙。這個數(shù)就是限制或者障礙。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凈,他是調柔相;懺公師父常說的:該怎么做好,就怎么做,他沒有固定的執(zhí)著,就是——妙用無窮,不墮諸數(shù)這一句話。
我們現(xiàn)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那么我們怎么轉成真如而趨向于大佛頂?這就是本經(jīng)的修學方法。我們的人生觀是這樣子:
我們今生有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么來的呢?從過去而來。佛教說因緣觀─諸法因緣生。其實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過去生跟今生的互動:這一段的因緣,過去做過什么事,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只要你走過的路,都會留下痕跡;你造了業(yè)就會留下功能。過去跟現(xiàn)在這一部分不能改變,佛教修行不是修這一部分。你今生會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你的色身會健康或病痛,這個不能怪現(xiàn)在的你,要怪過去的你,所以說,過去跟現(xiàn)在這一段因緣叫做認命,這個因緣不能改變。
第二個因緣是現(xiàn)在跟未來:這個最重要!因為這個是有無量的可能性。未來你可以到人天、你可以到極樂世界,你也可能墮三惡道。所以今生跟未來這一塊,是非常重要。
修行——我們所要修的是什么?當然是放在未來嘛!你過去有什么好修的呢?過去是不能改變的。下等人是活在過去,老是想過去,你過去怎么樣…你今天就怎么樣…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
修行人的相貌是:我現(xiàn)在雖然不夠好,但是我未來會往好的方向走。
這個人是有潛力的!因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他掌握整個修行的目標,這個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在市區(qū)打轉還找不到高速公路。說:你連怎么修行都還不知道!你要改變的不是要改變外面,是改變你的妄想。所以當你了解整個《楞嚴經(jīng)》的道理,雖然我們不能馬上做到,但起碼我們的生命,已經(jīng)慢慢在進步當中,我們未來生命,我保證:我今天會比昨天好,明天會比今天好。你的生命就有意義了。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妄想慢慢減少,真如的光明慢慢開顯,慢慢趨向于大佛頂,那就很有意義!所以說:修行人,你要開始忘掉過去──我們不管過去怎么樣,不管你過去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怎么樣的生命,你內心當中,留下一個什么樣的痕跡、什么樣邪惡的功能,這個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為什么?因為它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所以你可以改變;它不是本來有的,你本來是清凈的,它是后來有的,它是從因緣生,當然也可以從因緣滅。
破妄顯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大家體會一下:
在美國柏克萊大學:有一位體操選手叫做米爾曼,這個米爾曼他可以說是體操界的天才,他從小學就開始學體操,從小學到國中,從國中到高中、到大學,都是體操選手。他生命的目標就是成就奧運的金牌,他對自己很有自信,因為他在大學當中表現(xiàn)的很好;但是因為整個體操界競爭非常激烈,幾乎都是差之毫厘而已,所以他壓力非常的大。
一個活在妄想的人,當然壓力很大,他經(jīng)常作惡夢,他夢到自己在體操過程中…從上面摔下來,結果失掉了金牌,經(jīng)常從這樣惡夢中驚醒。隨著奧運的時間到來,他惡夢的出現(xiàn)也越來越多。后來有一天,到半夜的時候,又從惡夢中驚醒過來,他就睡不著了,穿著外套到外面去跑步。跑著、跑著就跑到一個夜間的加油站,他就跑過去,遇到了一個老人家,這個老人家叫蘇格拉底,就問他說:你是干什么的呢?他說:我是體操選手。又問說:你是體操選手,那你活得快樂嗎?他說:我活得很快樂啊!我以奧運金牌為目標,我活得很快樂啊!老人聽了就說:其實你沒有真正的得到快樂,因為你今天追求的是一個你無法預測的事情。未來因緣怎么樣?你不知道。而你心住在外境,外境是變化的,你怎么會有快樂呢?你是活在不安穩(wěn)性。
這個年輕人,當然他就不相信啊,他覺得這個老人家跟我話不投機,我應該要有欲望,我才會快樂,所以二個人不投機啦。之后,這個年輕人,有一天他騎車去上學的時候,突然間發(fā)生重大的車禍,他為了閃躲前面的車子,就去撞旁邊的車子,整個身體飛起來,再跌下去,大腿骨折。醫(yī)生說:你今生不可能再做體操了。這個年輕人米爾曼打擊很大,因為他生命的目的就是奪奧運金牌,他不能做體操,他突然間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了,這時候他就去找這個老人家,對他說:我現(xiàn)在覺得生命沒有意義。老人家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說:在生命當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這句話跟《楞嚴經(jīng)》有關系─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成功、失敗對你都是一個增上的因緣,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
這個年輕人,他聽不懂什么叫每一件事都有因緣?難道我摔斷了腿,這件事情也有意義嗎?老人家說:你明天早點過來,我?guī)闳ヒ娨粋€非常美好的事物。這年輕人充滿了期待,第二天就很早七、八點就去找這個老人家;老人家就帶他去登山,他一路上因為充滿了期待,他覺得這個景色非常的漂亮、非常美好。兩個人有說有笑,他也忘了心中的痛苦。來到了高山的上面,他問老人家說:你不是告訴我,要見到美好的事物嗎?老人說:那你看看腳下是什么東西啊?唉,腳下一塊石頭!這就是美好的事物。這時候米爾曼突然悟到─原來重點在過程!至少我這二、三個小時爬山當中,我看到美好事物,結果是什么?老人家說:其實結果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這個思想,后來就影響到這個米爾曼,他從今以后,把得到金牌的欲望,這樣的妄想忘掉。老人家說,你要用你喜歡做體操的心情去做體操;這時候心中沒有妄想,結果他發(fā)覺他更加專注,對每一個動作的觀察,更加的清楚;后來終于得到全美國比賽的冠軍,創(chuàng)造了奇跡─一個受傷的人得到了冠軍。這地方的關鍵就是說明:我們無始劫來,被妄想所誤導,使令我們的能力、功能,完全產生了障礙。
《楞嚴經(jīng)》的思想、它的人生觀──
諸位要知道:你一個安住在真如的人,你的人生不是來受用的,人生是來歷練的。你一念的心性,依止所有順逆的因緣,而成就、開顯你自性的福德智慧二種功德。所以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你發(fā)覺: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好的、壞的都有意義,酸甜苦辣統(tǒng)統(tǒng)有意義;相反地,你如果活在妄想當中,心住在外境,那人生只有某一部分對你有意義,其它的就沒有意義了,那你就把人生看成局部、分段了!
這個諸位要好好的去體會,叫稱性起修——依止這一念心性,那么透過人生的歷練,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所以:整個《楞嚴經(jīng)》當中,我們的生命只有一件事情─開顯你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那么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