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章
彭亮神色肅然起來,目光專注地看向輝哥,"阿欣的商業思維已經相當成熟,考慮問題周全細致。從投資價值來看,俊龍確實比達豐更具潛力。"
他頓了頓,繼續道:"衡量一家工廠的真正實力,不在于表面的光鮮亮麗,而在于技術積淀和員工的歸屬感。陳安龍經營下的達豐,員工普遍缺乏歸屬感,只是靠著東莞地區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才掩蓋了這個問題。但這種管理缺陷,最終會體現在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上。
俊龍建廠時間雖短,技術積累確實不如達豐,但建廠初期就建立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制度,由古總親自把關,大爺協助執行,這種管理方式從一開始就為員工創造了歸屬感。雖然由于股東之間的問題,工廠也經歷了一些人事動蕩,但肖雨欣入股后,隨著曉麗、古秋巧、何曉燕等人才的加入,局面已經穩定下來。"
彭亮話鋒一轉:"相比之下,輝凡建廠時間比俊龍還晚,但技術儲備已經原超俊龍,甚至能與達豐比肩。關鍵在于古總她們幾位高管從不擺架子,凡事親力親為,加上優厚的薪資待遇,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凝聚力,使工廠始終保持著良性發展。在這方面,連龍柏都望塵莫及。”
輝哥認真聽完彭亮的分析,沉思了一會兒,點頭道:“就這樣決定,我盡快拋售達豐的股權。”
蔣凡這時才插嘴道:“欣姐已經說過,只要你倆購買小乖的股權,價錢你們說了算。前提是你倆要先商量持股的比例,以免我們兄弟間為了這事鬧出不愉快。”
輝哥雖然希望成為第一大股東,但畢竟還不懂經營,況且與彭亮合作,肯定不能像對詹昊成和方偉那樣,他正想靜下來好好斟酌。
彭亮已經大方地表態:“輝老大現在想涉足工廠的經營,股權份額還是側重他吧,我只要比唐俊多一點就行。”
輝哥感激地看了彭亮一眼,也沒有再說什么。
三人商定完俊龍的持股比例后,話題轉向即將投建的新廠。
蔣凡開誠布公地說道:“這次投資新廠的主要資金,來源于出售俊龍的股權,所以初期規模不會太大。如果你們愿意參與,持股比例不超過49%就行。”
彭亮深知,盡管蔣凡有意收斂鋒芒,但他這張名片在許多投資者眼里,已是一塊金字招牌。即便工廠尚未選址,只要他愿意融資,必然會有不少人主動找上門來,估值肯定不會按實際投資計算。
而他愿意讓出這么多股權,彭亮也推心置腹地回應:“你能萌生建新廠的想法,說到底還是把我當兄弟,阿欣才愿意忍痛割讓俊龍的股份。你既然看重這份情誼,我也不能揣著明白裝糊涂。我只要10%,表個心意就行。”
說罷,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目光鄭重地看向蔣凡:“不過,我有個建議——現在東莞的投資環境這么好,既然要建,規模還是要擴大,至少不能小于俊龍。如果資金不足,我可以拆借。如果你在這件事上還像先前那樣跟我斤斤計較,這兄弟可真沒法做了。”
輝哥這時也笑著插話:“這家廠子可是你三個‘賢內助’的產業,我和彭總一樣,也只要10%,只要證明咱們三兄弟做事始終一條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