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清廷內部裂痕
殿內霎時死寂。
多爾袞指節捏得發白——豫親王多鐸,他最倚重的胞弟,正是嵩山戰敗后在黃河江面上被鄭森用火器擊傷,好不容易返回紫禁城,卻哀嚎不治而亡。
戶部尚書英俄爾岱突然出列,聲音沙啞如磨刀石:“攝政王,今年大旱,直隸蝗災,今歲賦稅僅收三成,山西......“他喉頭滾動,終是吐出那個數字:“山西人市上,五斗米可換一女童!若南征......需三百萬石軍糧!”他展開一卷泛黃賬冊,“而京都十三倉余糧不足五十萬石。“
“什么!就沒糧了?”鄭親王濟爾哈朗一聲大喝,一只鑲金護甲手腕猛地扣住英俄爾岱的咽喉:“你這戶部尚書怎么當的?我大清稅賦和朝鮮的貢米呢?”
“鄭親王!休得無禮!”多爾袞暴喝,瞇眼看向濟爾哈朗,眼中難掩殺機,“英俄爾岱乃我朝元老,豈能如此辱他。”
英俄爾岱先后主政戶部事務十七年,主要集中于人丁管理、田畝分配、錢糧管理等方面。
滿族八旗自入關后,圈占土地,強逼漢人為奴,如今北直隸大半土地和人口都在一幫八旗貴勛手中,稅賦收不上來多少不說,還加劇矛盾,不利于清廷統治,不少漢人冒著生命危險也要逃離去黃河南岸。
多爾袞意識到了危害,頒布了一系列補救措施。
英俄爾岱奉命制止滿族貴族在市上“短少價值,強逼多頭”的違法現象,準許百姓上告,又在京城內外張貼布告,禁止滿洲貴族強逼民人“投充為奴”,規定各屬將“受逼之人釋放”。
正是因為此,英俄爾岱得罪了濟爾哈朗等一眾貴勛。
濟爾哈朗被多爾袞那冰冷的眼神盯得脊背發涼,卻仍強作鎮定的冷哼一聲,松開鉗制英俄爾岱的手,譏諷道,“都這般半死不活的模樣了,何必還占著戶部尚書的位子呢?”
多爾袞深吸一口氣,才平息了心中怒火,自從嵩山戰敗,多鐸身亡之后,自己在朝中威望大不如前。
而原本表現得忠厚老實,與世無爭的濟爾哈朗卻一反常態。
“咳咳咳………”英俄爾岱伏地好一陣喘息,自頒布《禁投充令》以來,他如同在刀尖行走:既要遏制滿洲貴族強逼漢民為奴,又得平衡八旗貴胄利益。
待英俄爾岱喘息完,多爾袞問道,“朝鮮不是答應獻糧百萬石?“
英俄爾岱說道:“朝鮮國王第八次上表哭窮,說國中餓殍遍野,只肯給三十萬石陳年霉米!“
“混賬!“濟爾哈朗突然拔刀砍斷殿柱流蘇,“當年薩爾滸之戰,朝鮮人連軍糧都敢拖延!攝政王,不如讓臣率鐵騎踏平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