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漢中之戰(4)
在面對敵我力量懸殊的局面,李定國展現出了他軍事上的果敢決斷力。
他當機立斷,毅然決然地舍棄了直接攻打褒城這個看似誘人卻實則充滿陷阱的目標,轉而采取了一種更為明智和巧妙的策略。
若僅憑著區區四千經過長途奔襲前來偷襲的人馬,妄圖去強攻占漢中首府褒城,簡直就是自不量力、以卵擊石之舉。
李定國下令將所有物資全部集中起來,精心挑選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的要害地段作為駐軍之地。
在這里安營扎寨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有效地抵御來自敵軍可能發起的猛烈進攻。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夠牢牢把控住清軍至關重要的糧道運輸線,使其陷入糧草短缺的困境。
與此同時,沔縣還成為了一個絕佳的接應點,可以里應外合,接應被阻擋在寧羌陽平關外的己方大部隊。
~~~~~
清軍全然不知此次突襲略陽與沔縣的明軍乃是由李定國親自統率指揮。
然而,無論是鎮守褒城的張勇,亦或是駐守在寧羌陽平關的王進寶,皆敏銳地察覺到了事態已然發展到極其嚴重的地步。
要知道,從沔縣至漢中的首縣褒城,其間距離不過區區幾十里而已。
倘若放任這支出其不意的明軍在漢中境內肆意妄為、興風作浪,并與金牛道上的明軍大部隊遙相呼應,那么對于正在寧羌州堅守陽平關的傅勒赫以及王進寶等人而言,無疑將會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
張勇深知情況緊急,容不得有半分遲疑與懈怠。于是乎,他當機立斷,迅速集結起八千人馬,親自統領著這支軍隊馬不停蹄地朝著沔縣疾馳而去,企圖截擊李定國所率領的那支明軍部隊。
待到張勇率部抵達沔縣之時,眼前所見之景卻令他不禁眉頭緊蹙。
這支明軍并未如他所預料那般集中兵力攻打寧羌州或是褒城,而是兵分數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了沔縣內諸多至關重要的軍事據點。
如此一來,反倒讓張勇感到頗為棘手。
畢竟,倘若李定國不曾分散兵力,憑借他手頭現有的兵力優勢,本可一鼓作氣將這支明軍徹底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