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放榜選官
王夫之年齡不足三十,本有儒雅之象的臉上,卻有一道淺淺的刀疤。
這道刀疤還跟艾能奇有關系。
王夫之在崇禎十五年,中湖廣鄉試第五名,還有他的兄長王介之也中了第四十名,同年兄弟倆北上參加會試。
結果因為李自成軍占領承天府,張獻忠又攻陷蘄水,北上的兩條道路都被阻。
王夫之兄弟只得從南昌返回家中,錯過了那場科舉考試。
結果王夫之回到湖廣衡州老家,衡州被張獻忠占了,然后艾能奇強行招納地方賢能,把王夫之的父親王朝聘抓了。
王夫之為了救父親,把自己的臉和手都劃傷了。
殿試完后,就是放榜,這才是真正的東華門外唱功名了。
原本為表隆重,科舉功名是由天子唱名的,但是后來改了,皇帝只要唱前三名的就行了。
要不然幾百個進士,要一一唱功名的話,皇帝都要喊破喉嚨。
科舉出了榜單后,就是天子為新科進士們賜宴,新科進士謝恩。
忙完這些,已是九月初了。
朱由崧讓吏部安排新科進士進入各部,開始授官。
大家發現,這次的新科進士和以往有些不一樣,外派為地方官的占了大多數。
明朝的中后期的進士授官,內重外輕,絕大多數都是留在朝中當京官。
很多人寧愿呆在京師當一個小小的主事,郎官,也不愿意去地方上做官。
朱由崧認為這是不行的,他做了一些調整,改為內遷外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