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清廷使者
朱由崧把馬士英寫給他兒子馬錫的保命信,隨手放在御案上。
馬士英策劃操江提督田仰扣了前線大軍糧草,逼迫得劉孔昭帶兵進京作亂,然后再聯絡方國安等人從浙江帶兵進京。
這次馬士英不但把江南劉孔昭這些勛貴,還有浙江一帶像謝三賓這種有野心官員士紳,以及那些不安分的衛所軍頭全部一次性聚齊了。
朱由崧也徹底的感受到了江南勛貴們、和官員士紳們對他這個皇帝的惡意。
這些人聚齊在一起叛變,可以說是給了清除他們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朱由崧正好借此機會,一次性把那些不屬于自己的勢力一掃而空,這對他接下來的政令改革,還有對掌控朝政和地方有利無害。
從這也看出來了,大明朝的諸多弊端,不只是朝廷官僚,還有就是這些勛貴。
大明這些勛貴們,祖上立了功,那些后人們在這近三百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直接繼承爵位享福,比起宋代的恩蔭制還要惡心。
北方的勛貴都差不多死完了,剩下的這些南方勛貴,他們心里只有自己的那么一點利益,完全沒有半點家國情懷。
再結合正史上他們集體投降滿清的事件,朱由崧清除他們沒有半點心理負擔。
但要說馬士英完全是為了他朱由崧著想,就是騙鬼了,從他提前讓長子馬鑾和心腹出海逃命,做了兩手準備就可知。
馬士英已死,他的是非功過,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
馬錫對他來說就并不重要了,將他交給錦衣衛處置,是朱由崧沒心情去處理他這種小人物。
把馬錫丟到錦衣衛里去,看看陳明遇會如何對他。
現在執掌錦衣衛南鎮撫司的馮可宗背叛,才是糟糕的事。
朱由崧想起自己剛來這里時,馮可宗是他接觸最早的一批人。
他把馮可宗調去錦衣衛南鎮撫司,可以說是對他的一種信任,誰知道馮可宗居然會因為忌妒陳明遇,而覺得不公平,心生不滿叛變。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但是他的權責范圍太大了,朱由崧不是不相信陳明遇,而是因錦衣衛這種機構,沒有半點制衡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