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四將軍歸附(二)
談判根本就沒用多久時間,堵胤錫就回來向朱由崧匯報情況。
朱由崧看著大西軍提的歸附條件,發現并沒有什么過分的地方。
大西軍的這些條件,和當初大順軍的相差不多。
大西軍第一就是要求朝廷盡快給他們糧食,估計是他們幾萬人快要斷糧了。
這次入蜀,邢如意率領商隊運糧船跟在大軍后面,前面一批10萬石糧食已經運到重慶府,所以現在朱由崧手里是有糧的。
第二個是大西四將軍希望朝廷能給張獻忠一個封號,讓他洗脫流賊之名。
古人很注重名節,他們這幾個義子無非是想給張獻忠扯塊遮羞布。
這一點對朱由崧來說,反而多少有點壓力,畢竟這是給一個天下皆知的大反賊封號。
但朱由崧還是同意了。
張獻忠的主力在彭山之戰中損失慘重,連親弟弟都被楊展殺了,又沒有留下后代,純粹給個空名號,已經沒有太大的凝聚力了。
再說張獻忠臨死前幡然醒悟,曉民族大義,是力主抗擊韃虜而死,這一點還是好樣的。
把這次大西軍歸附朝廷的功勞全部安在張獻忠頭上就行,再將他臨死前的遺言宣揚一下,以這個由頭洗洗張獻忠的污點,給個封號吧。
第三就是希望朝廷保持大西軍一個獨立的建制,朝廷不拆散他們的部隊,這一點朱由崧也同意了。
封建時代的軍隊,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他們的要求并不過分。
但是很多時候這種獨立性會讓軍隊將領變成軍閥,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后勤和制度問題。
所以只能讓軍隊士兵變成純粹的軍人,大西軍必須接受朝廷一批督撫官去宣揚強化軍紀,還有朝廷給予的物資,都是由督撫官監督發放。
怕大西軍難以接受,朱由崧還特意降低要求,第一批督撫官并不多,只有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