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致公總會的橄欖枝
忠義堂能入國內的眼,成為籌備組中唯一的洪門人士,除了敢于投資,發展高新產業,堅定支持回歸外。
還有一點,堅決不走毒,不做人口生意。在底色上,忠義堂早已超越江湖字頭。不過吳琦都驚訝他的膽量:“你敢辦掉舊金山的執堂,不怕老忠的生意,在海外受阻?”
尹照棠笑道:“一群蟲豸蟑螂,點能辦好洪門,繼承先輩救國大志?我尊系洪門精神,不系洪門里的蟲豸!”
“不辦掉他,我在港島都冇威信,談乜的海外生意。”
吳琦面露贊嘆,頷首道:“好!在海外我致公會,罩不住你,但報告我會帶回國內,往后在內地,致公會都會堅決支持忠義堂。”
“有興趣,都可入我致公會參政。”
致公會在五十年代之后,政治勢力就陷入一個薄弱期。唯一的作用,便是當一面旗,用來號召海外同胞救國。
而九三,農工,同盟的組織,還有著科研,醫學,各界知識分子為基本盤。致公會“團結華僑,統戰洪門”的職責,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早已被摧毀的一干二凈。雖然在改開的背景下,正當奮起,可積累是要時間的。
尹照棠與致公會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對象。首先,完全符合“同胞,統戰”,不算越界。又是回歸籌備組委員,將來必將在港島政壇有一席之地。
要系能打造一條“洪門愛國背景,加入國內致公會,參政議政”的成功路徑。便可用作模范人物,吸引國外華僑回國。
只要尹照棠繼續在國內投資,秉承愛國思想不變。那么,國內百姓也會受益,政府肯定會支持的。致公會或可厚積薄發,重回“第三黨”的位置。
國內參政的民主派,想來有個“第三黨”的說法。表示實力最大的民主派,但沒有“第二黨”,因為步入“第二”,代表會挑戰第一。
國內冇一個具有挑戰資格,自然稱不上第二。
尹照棠也沒料到,一次匯報,能收到國內致公會的橄欖枝,心頭驚訝,面上顯露意動,出聲感謝:“多謝吳總看重。”
“我會認真考慮。”
吳琦沒奢望一句話就能叫尹照棠入會,畢竟神仙棠管著的忠義堂,總資產過億,兩三萬人馬,統戰價值巨大。
國內早已派代表拉攏,致公會無非占一個“洪門”的名頭。所能提供的政治支持有一些,但還沒到一句話收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