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權勢滔天林教授(4k)
正是因為有這次技術轉讓,后續阿美莉卡才迅速啟動了磁控管的大規模生產。麻省理工學院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輻射實驗室,專門研究和開發基于磁控管的雷達技術。
《mit輻射實驗室系列》也應運而生。
“說回磁控管,雖然我離開雷達研究一線已經很多年了,但我想我們現在應該也能造這玩意了吧?”束星北問。
畢德顯點頭道:“沒錯,我們在獲得蘇俄的雷達,進行拆解后,具備了基礎的磁控管技術,但是和二戰時期阿美莉卡10千瓦級厘米磁控管精度尚且還有距離。
充其量談得上從基礎原理層面理解了這項技術,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
離阿美莉卡40年代的scr-584,想要達到這個精度,在有了詳細技術資料之后,我預計要一年半時間。
要做到改進版,光是高功率脈沖磁控管,我們都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更糟糕的是,資料中提到的高耐熱陰極材料和陶瓷絕緣體這些提高磁控管穩定性的材料,只有只言片語,要怎么制造這些材料,制造出來要如何應用。
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困難。
種種困難,千頭萬緒。
不過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得把scr-584吃透,吃透這套技術之后再來說其他改進的事。”
束星北聽完后點頭道:“沒錯。
我看了你的工作安排,我沒有什么意見。”
隨著各個所的雷達專家和工程師的陸續到來,畢德顯把這些人分成了四個組,分別負責磁控管、波導和天線、接收機和信號處理以及伺服控制系統。
“我的想法是先分系統進行復制,最后再統一人手做系統集成和測試校準。”畢德顯說。
束星北聽完后:“有了技術資料,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精度加工問題。
像磁控管的制造,需要有高精度加工諧振腔、耐高溫陰極和真空密封的能力。
拋物面天線和伺服系統的精度,以我們現在的機床和鑄造技術恐怕很難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