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華國的第一款拳頭產品(求月票)
我們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我們只需要做到最好的那批,它就不愁銷路。
我們只需要比東德和蘇俄他們造的晶體更好就行。
蘇俄他們造的spidola我有用過,靈敏度和可靠性都很差,甚至不如阿美莉卡五十年代的產品。
而德意志的stern-radio或者rft要好一些,但好的有限。
同樣是質量不穩定。
兩個月時間,我們一定能造出超越他們的晶體管收音機。”
spidola由拉脫維亞的vef工廠在1960年推出,從音質到靈敏度再到可靠性都很堪憂。
而且蘇俄也好,東德意志也好,他們產的晶體管收音機和阿美莉卡、霓虹產的,除了性能上,在設計本身上也很丑。
屬于是一眼就不如的那種。
(1957年索尼tr-63晶體管收音機)
(1960年spidola收音機)
(spidola收音機內部結構)
(spidola收音機電路圖)
盡管spidola收音機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它在當下依然是蘇俄難得的能夠出口到全球的消費電子產品了。
此時在座科學家們的短期目標就是在兩個月時間內,完成一款比spidola收音機更出色產品的設計。
“嗯,錫九,你說的沒錯,我們總不能一直向東歐的同志們出口紡織品和農產品,我們也得出口一點有技術含量的商品給他們。”
在眾多科學家之中,吳錫九、黃昆和王守武三人關系不錯,大家有著相似的背景,都是在海外留學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