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難掩激動
但畢竟我們基于的是蘇俄的P-2改造而來,與其說是設計,不如說是照著他們的思路練兵,鍛煉人才隊伍,造出來的DF-1和實際應用存在較大差距。
但有了蒙特卡洛方法進行結構上的調整,就單單是這一個方法,我有把握把精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
這還真沒說錯,原本DF-1試射成功后就沒有后文了,因為這導彈天然存在缺陷,華國方面研發這個主要是為了鍛煉隊伍,一直要到DF-2才開始大規模列裝。
中年男子長舒一口氣,只有他清楚他們的壓力有多大,“這樣看來,蘇俄那邊的威脅要破產了。
錢院長,用新方法改進后的DF-1最快什么時候能試射?”
而原本正式列裝的DF-2是在兩個月后決定下來的,而這個時間點華國已經知道毛子單方面撕毀專家合作協議,1390名專家將陸續全部撤走。
“半年,最多半年,半年后一定把能夠實戰運用上的DF-1完成試射!”錢學森同樣了解內情,很多報告他都能看到,很清楚現在面臨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不蒸饅頭爭口氣,沒有蘇俄專家又怎么樣?你們會藏一手又怎么樣?我們照樣能造出比P-1更好的導彈。
他打斷道:“但我總感覺林教授還給了我們一點別的驚喜。
等小張把我的筆記本拿回來之后,我才能確定是什么驚喜。
不過我隱約有預感,這個公式用我的數據代入后能夠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錢學森已經走到了黑板面前,面前一共12張黑板以四乘三的方式占據了一整面墻。
通過軌道滑輪來上下拉動黑板,讓自己想看的內容移動到最下方。
嘩啦嘩啦,滑輪摩擦軌道的聲音在深夜的科委辦公大樓里異常清晰,不過在場的所有人沒有覺得這聲音刺耳,反而希望錢學森真的能從這些密密麻麻的公式中發現點什么。
“院長,我帶來了!”張可文氣喘吁吁趕到科委大樓,一分鐘都沒敢耽誤,全程車接車送,自己也是一路狂奔。
錢學森一個箭步沖上去從張可文手里拿過筆記本,飛速翻閱后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一頁。
然后錢學森站在剛被他挪到最下方的一塊黑板前,死死盯住黑板,緊鎖著眉頭,手在筆記本上瘋狂計算:
“沒錯,就是這個!
果然如同我預料的那樣,林教授這一組線性方程果然蘊含了這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