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紐約數學界來了個新人
這導致他所說證明費馬大定理的可能性正在急速上升。
所以教授們互相喊紐約數學界的朋友來參加學術會議,參加的人越來越多,變成了現在你看到的這個樣子。”
教室能坐200個人,現在已經坐了七十來個。
紐約數學界來了一大半。
“不過還不夠,因為對方提到的方法框架中的前置定理,很有可能和安德魯·韋伊的猜想有關,所以現在這些人肯定是不夠的。
我想至少得把普林斯頓數學系得喊上,得把安德魯·韋伊本人給喊過來。”
安德魯·韋伊在當下的數學界很出名,一來是因為強悍的實力,二來是因為其自信程度。
“排名前十的安德魯?”周元燊說道。
沒辦法,名氣太大,數學家也是喜歡八卦的。
在1950年代,芝加哥大學數學系舉辦了一場圣誕派對。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出席了,包括安德烈·韋伊。為了娛樂,眾人試圖列出十位最偉大的在世數學家,但不能包括在場的人。然而,韋伊堅持要求把自己列入候選范圍。
這也導致知道這件事的人在提起安德魯·韋伊的時候,喜歡稱他為排名前十的數學家。
“沒錯,也許你的華裔同胞找到了關于數論和復變函數的橋梁。
如果數論和復變函數之間存在橋梁,那么數論、幾何學,以及中間的有限域就有可能被一種方式聯系在一起。”
這也是未來大名鼎鼎的朗蘭茲綱領,被稱為數學界的大統一理論。
不過朗蘭茲綱領要等到1967年才被提出,要等到朗蘭茲給安德魯·韋伊寄去一封17頁的手寫信,朗蘭茲綱領才從安德魯·韋伊的猜想變成數學界最有影響力的綱領之一。
而林燃所提出的正是未來朗蘭茲綱領中的一部分,號稱自己證明了數論和自守函數之間的轉換形式。
這條路能夠走通,也就意味著安德魯的猜想不再是猜想,而有可能變成現實。
顯然就不是哥倫比亞大學一家的事情,而是整個數學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