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酸奶撈
黃昏時,仍是長孫無忌送莫婤回平康坊。
霞光尚未褪盡,市井小鋪前,除了各式各樣招客的幌子,竟還紛紛點起了燈。
江頭魚肆的鋪門上,掛著魚形花燈,映著江,若水中錦鯉,色彩鮮艷,活靈活現。
梓樹下的傘行,是油紙傘改成的紙傘燈,光透過傘面,混著葉影,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
街東兔鋪前扎著兔子燈,被孩童們團團圍住,一面逗兔子,一面瞧花燈。
連莫婤都多看了兩眼,長孫無忌遂擠進去,給她買了一盞兔子燈。
兔子燈,是玉兔奔月樣式,眼睛還是紅豆鑲成的,帶著些古怪的可愛。
莫婤掰著指頭數了數,才驚覺,元宵佳節將至,難怪家家戶戶都掛起了花燈。
花燈吸引來的人流,卻給吃食鋪子做了嫁衣。
一處冒著熱煙的吃食小攤,最是紅火,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莫婤好奇擠進去,原是賣糖油果子的。
市井間立了口大鐵鍋,油滾金波涌,面丸投入,瞬息膨脹,圓潤飽滿。
裹以赤砂糖,灑以芝麻香,就成了個糖油果子。
銅錢十五枚,可得雙個,甜香四溢。
“小娘子,來兩個?”
鍋邊收錢的婆子,腰上系著饕餮紋腰帬,手臂裹著襕袖,見莫婤穿得體面,忙招呼道。
糖、油在隋朝都不是便宜玩意,做成的糖油果子,自高出一般饅頭糕點些許。
這攤鋪實際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