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后,場上幾乎同時停口,場面一度十分安靜。 “秦先生,您是比較專業的釣魚人,為什么所有選手會同時沒有魚口?”辛記者又走了過來。 看到攝像頭在,他稍微認真了些。 “本身氣溫高就會導致溶氧量降低,而且這天太悶了。” “悶和釣魚有關系?” “呵呵,估計是要下雨的原因,你沒注意到這時候太陽沒那么大了嗎。”他正色說道,“下雨之前是最難釣的。” “氣壓低會導致水里面的含氧量降低,水里的魚缺氧,魚的攝食欲望低下,就不會吃餌。” 根本原因還是太湖水太淺了,很容易被各種天氣因素影響。 “那您認為接下來該怎么作釣呢?” “調整心態,減少味型,還是有機會上魚的。” 要是下雨還好,這一滴雨都不下,但是天色蒙了一層陰影,才是最難搞的。 現場的情況是,大劉和某個鰱鳙佬并列第一,重量幾乎一模一樣。 第二名相差也就六斤,一條個體大一點的鰱鳙就能搞定,誰也不敢懈怠。 沒過一會兒,鱸釣那邊開始上魚了。 他們的餌料多是蝦拉、蝦滑,太湖水草密布,食蝦的魚類還是挺多的。 不止是鱸魚,鳊魚、鯽魚甚至青魚草魚都有可能釣上來。 淡水魚沒有純粹吃素的,麥穗還吃蚊子幼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