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芬奇的故事
第1299章芬奇的故事
哈羅德·芬奇的高中成績并不理想,但是畢竟也給他考上了麻省理工(mit).
好吧,那是因為他自小就展示出了在數學和編程,尤其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非凡頭腦。
大學畢業后到在911發生之前的這段時間里,按照芬奇自己的說法,他的人生一直在致力于聚集財富,夢想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
這對于那時的他來說并不難,運用概率學從拉斯維加斯獲得第一筆金,編寫一個小程序,利用華爾街證券交易系統的小漏洞進行高頻短線交易。
但在那場影響大部分美國人觀念的災難發生之后,芬奇突然頓悟了,他發現錢似乎并沒有那么重要。
當然,在杰克看來,這或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錢對于他來說已經只是個數字了。
當財富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一些人會轉向對權力、名利乃至一些虛無縹緲東西,比如長生等等方面的追求,比如某些姓名中帶馬的富豪們。
而剩下的一小部分,則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911對于芬奇來說或許僅僅只是個契機,但無論如何,當他接到一位來自五角大樓朋友的電話時,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國土安全部(dhs)在第二年成立,與此同時,包括fbi和nsa等一系列與抵御恐怖襲擊相關的聯邦部門也被《愛國者法案》賦予了廣泛的權限。
眾所周知,如果你在一個密不透風的屋子里想要透透氣,最好一開始宣稱自己想要掀掉整個屋頂,那么就有人折中的提出,要不我們開個門吧?
而在經過冗長的討論之后,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僅僅只是打開一扇窗,但這已經達到透氣的目的了,這便是政治的妥協藝術。
但911的刺激對于整個聯邦來說似乎有些太大了一點,當有人真的提出開一扇窗的時候,大家直接砸穿了屋子的所有墻壁。
總之真正到了實際執行的階段,只要給自己戴上一頂預防恐怖主義的帽子,nsa實際上有權檢查每一封電子郵件,監聽每一通電話的權力。
姑且不討論這個權力被濫用的問題,單就這些信息的數據量,就幾乎不是單純依靠人力來進行分析和歸類的。
況且這里面并不僅僅只是人力的問題,還有一個時效性。
預防恐怖襲擊的發生,能否提前將那些恐怖分子從普通民眾之中鑒別出來,這才是最為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