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京城!陳清熙的身份
正值十月,序屬深秋。
清晨的溫度還有點清冷,可是京城已經早早地清醒了過來,嘴里面呼出的白霧也阻擋不住生意人的熱情。
和邊關城池榆關城不同,京城作為大乾的中心,北市玄武街一百零八坊,每條坊路上都彌漫著食物的香氣,以及喧囂的叫賣聲。
一陣風吹來,喚醒了饑腸轆轆的陸鳴,他伸出頭看去。
白花花的豆腐腦上面點綴著通紅的辣椒和翠綠的蔥花,剛出鍋的麻花上面灑滿了芝麻,拉面館的老板叫賣著自家的老字號,好像這樣能吸引來更多的生意。一邊的羊肉湯店也不甘示弱,牛奶般的濃湯滾沸如菊花,顫巍巍的羊肉散發著熱氣,配合著解膩的醬料,讓人胃口大開。
“哇,這京城真是好熱鬧啊。”
陸鳴本來就是好吃之人,在榆關城,那些貧瘠的早餐店已經被他嘗了個遍,何曾見過向京城這樣,專門做成了小吃一條街的景象。
這誘人的香氣,惹得陸鳴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
“北市受陛下專門扶持,早上會有宮里的掌印公公專門把前一天的非機密奏折送到這里的茶館,由專門的說書人與百姓誦讀,為的就是讓百姓也有知曉天下事的機會。所以這里這么熱鬧,都是趕來聽朝政的。”
陳清熙耐心地解釋道,給陸鳴示意了一下旁邊茶樓里面侃侃而談的說書人。
“這些說書人由皇家選拔訓練,除了單純的念奏折之外,還會分析局勢,聽取百姓議論,一旦有出眾的言論就會被采納,上達天聽,說不得會受到重用。所以你看,那二樓雅間上的,基本上都是讀書人,想在這里博一個名聲。”
陸鳴順勢往茶樓看去,發現果然不同。
一樓的方桌前擠滿了布衣百姓,他們捧著粗瓷碗,一邊吃著簡單的早點,一邊聚精會神地聽著臺上的說書人講解朝政。
而二樓的雅間里,身著儒衫的讀書人們或執筆疾書,或低聲議論,時不時還能聽到激烈的辯論聲。“難得當今陛下還有如此胸襟,不都說黔首百姓不得妄議朝政嗎?”
陸鳴驚嘆于皇帝的想法,一般來說,古代的政策改變,百姓們只能知道最后的結果,那會像如今這樣,從政策的提出,到具體的實行,都讓百姓有了參與感。
“一開始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大臣都和你想的一樣,認為朝政大事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隨便討論的,更有言官直諫,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可是陛下依舊力排眾議,甚至親身到場七天,直到聽到了很多朝會上都沒討論出來的絕妙方案,這才算堵住了那些個言官的嘴。”
陳清熙笑眼彎彎,似乎是想起了當時那幾篇治世策論出現時,那些言官啞口無言的場面,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