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那個……大夫,你確定沒有誤診吧?
啥玩意?
掃滅高句麗?
這不是貞觀十八年才發生的事情嗎?
就因為一部《帝國的早晨》,征討的時間就提前了?
不過反過來想想,這事兒倒也并不奇怪。
歷史上,李二之所以等到貞觀十八年才發兵高句麗,并不是他不想提前,而是因為局勢和實力不允許。
直到貞觀十八年,李二破降突厥、平定吐谷渾、滅高昌后,不論局勢還是國力,都讓他有了底氣,這才將目標鎖定在了高句麗這個跳梁小丑身上。
反觀如今的大唐,因為自己的緣故,國庫已經日漸充盈。
不僅如此,就連南方那些世族門閥,現在也是風聲鶴唳。
雖然才剛剛破降突厥,尚未完成平定吐谷渾、滅高昌,但李二的底氣卻空前高漲。
又恰逢一部《帝國的早晨》惹怒了他,現在提出征討高句麗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比高句麗更遠的倭國都在計劃中,出兵高句麗,也不過是摟草打兔子而已。
歷史上,李二作為一代明君,吸取了許多隋朝滅亡的教訓。
但是在征討高句麗這件事情上,他和表叔楊廣的觀點,卻出奇地一致。
當初隋朝覆滅,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
以致出現“男丁不足,役使婦人”的可怕局面。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那么李二為什么還要像隋煬帝一樣,非得置高句麗于死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