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黨錮
“對,士人本厭外戚專權,至漢末則有合流之勢。兩者共欲逐宦官,在上者于理不能不能防,于情又不愿。
譬如外院雞鵝欲逐主人內院之狗,狗者朝夕相伴,又賴之以看門戶,除之豈主人所愿?
且士人以名節相高,行事自不免有操切處。如成瑨為南陽太守,殺依宦官之富賈,并收宗族賓客,一口氣誅殺二百余人。張儉殺中常侍家屬賓客百余人。群議洶洶,爭以誅宦官為高,事遂不可控。
至于遇赦殺人,不請而誅,收一家長幼皆考掠等事,于天子言之,皆有違律犯上之嫌。遂興第一次黨錮之案,二百余士大夫皆罷官歸田。
以士大夫視之,此乃宦官讒害,天子昏庸所至。然不敢指斥天子,故全罪歸于宦官,貶罵橫議,用于宣泄。
李膺免官歸鄉里,居陽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污穢朝廷!范滂出獄,南陽士大夫迎之者,車數千輛!
朝廷責罪之人,反受推崇。此乃上以權壓,下則故意立名以相角力,事至于此,則上下對立,已頗明顯。
至于意氣所激,處士橫議,品核公卿,裁量執政,三萬太學生爭傳流言,推崇士人,引為標榜!至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之號。
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俊者,言人之英;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聲勢相連,已顯逼上之勢。
且此中有一大關節處,最為天子所忌......”
王揚說到這兒停住不言。
蕭寶月正聽得入神,見王揚突然沒了聲音,便問道:“什么關節處?”
王揚道:“我給你講這么多了,你也給我講講吧。”
蕭寶月疑惑:“講什么?”
“你讓我背《南蠻通考》,到底什么意圖?”
王揚鋪墊已畢,終于問出這個他早就想問的問題。
蕭寶月挑眉,王揚不語,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