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今日說法
此時若是行事輕率的人說不定就順著柳憕的話,哼哈應付一聲。但王揚為保穩妥,既沒承認也沒否認柳憕的說法,而是另起話頭說道:“要說這鯽魚最好吃的做法,還是酸菜魚。”
“酸菜魚?酸菜能做魚嗎?”巴東王好奇問道。
酸菜當然能做魚,但用鯽魚不合適。可王揚為了轉移話題,也顧不得了。
中|國腌菜的歷史源遠流長,泡菜、鹽菜、糟菜等各種腌制法不一而足。酸菜也是當時常腌的一種,又叫“菹(zu)菜”。
南北朝時流行用酸菜燉鴨鵝,還講求湯汁酸濃,如果不夠酸還要再加酸菜汁,所以當時有一道流行菜肴叫“醋菹鵝鴨羹”,在場的人除了王揚之外都吃過。不過用酸菜燉魚的做法倒是聞所未聞。
王揚答道:“可以啊!酸菜燉魚,香而不膩。不過這里也有講究,魚要切片......”
柳憕見話題跑偏,插話道:“所以酸菜魚也是義興的做法嘍?”
王揚看了柳憕一眼:“這是我家的做法。”
柳憕點頭:“原來如此!話說酸菜魚用義興方言怎么說?”
王揚微微一笑:“我是僑姓,不做吳聲。”
西晉一統之后,士族口音以北音為正。江南東吳舊音,受到鄙棄。
所以《文心雕龍·聲律》中說:“張華論韻,謂士衡(陸機)多楚......失黃鐘之正響。”所謂“楚”,便指吳語了。
后來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大批北方士族僑居江南。他們雖然失其故土,但說話仍以保持中原雅音為正,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下,不少吳中大姓亦以操北音為榮,而對吳語多有輕視。
比如《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中說:“道憐素無才能,言音甚楚,舉止施為,多諸鄙拙。”
所以王揚作為瑯琊王氏子弟,不管是“不想說”義興方言還是壓根就“不會說”,都不會有什么問題。
柳憕指腹摩挲著酒杯,目光閃動:“我聽說義興有一種甜酒,味道極是醇厚,王兄可曾記得這酒叫什么名字?”
王揚見柳憕三句話不離義興,已經肯定他來者不善,當下笑道:“那是我家灌鴨子用的,醇不醇厚不知道,柳兄有興趣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