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案
雖然這對一個研究《古文尚書》十多年的學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學問講究的是實事求是,眼下那么多證據擺在眼前,不由得他不信,心中也不自覺地起了愛才之意。正想著什么時候去拜訪王揚,聽他仔細談談《古文尚書》的問題,結果現在弟弟突然帶來這么個消息!
柳憕見兄長沉著臉不說話,換了個角度勸道:
“其實就算把私人恩怨放在一邊,此事也不能視而不見。
阿兄你想,這人冒籍瑯琊,把巴東王、陳郡謝氏、瑯琊顏氏、南陽宗氏包括我們河東柳氏,這么多士族玩弄于鼓掌之間,他到底憑的是什么?一個人能做到嗎?
他若不是士族,那這些見識是從哪來的?又為什么能裝得這么像?這背后會不會有高人指點?后續有沒有什么陰謀?劉昭到底是被他騙了還是根本就是和他合謀?!
這一樁樁一件件不查清楚,難道任由此人在荊州繼續行騙?則我朝綱紀何在?士庶何辨?律法何存?!如果真有一天釀成大禍,誰來負責?阿兄心地雖好,卻萬不可姑息養奸啊!!!”
......
玉山筆格,古銅蟾硯。
楨楠木大長書案前,柳惔放下戴志高繪制的那幾張王羲之后代家族世系圖,沉默不語。
戴志高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按捺住仔細打量這間華屋里精美器具陳設的強烈渴望,很老實地盯著地面看。
柳憕怕兄長心軟,準備再勸:“阿兄——”
柳惔打斷道:“還有旁的證據嗎?”
柳憕道:“暫時沒有,不過宗睿是南郡丞,就算幫他偽注戶籍,那也只能在郡的層面做手腳,建元元年制,凡郡縣注籍,官長審校之后,需上報州府,再行刊錄。他根本沒有義興公函,經不起查驗,州府這關,肯定是瞞報。只要查一下州府的戶籍留檔,便全明白了。”
柳惔搖頭:“州府的戶籍底檔我可沒有權力查。”
柳憕聽出兄長這是松口之意,心中甚喜,目光一閃:“阿兄官任巴東王友,有諫王遠邪之責。巴東王后天要為王揚設宴,或有親近之意,兄長為王除弊,正是職內之任。”
柳惔看柳憕躍躍欲試的樣子,嘆了口氣,說道:
“好吧,你既然都想這么明白了......我明日便去王府,把此事稟報王爺,不過王爺不太見臣屬,我未必能見到。我先寫一封信,把此事講明,你再讓這位......這位......”柳惔看向戴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