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一時失言,竟把元明之際的例子都舉了出來,馬上改口道: “呃......徐......許是將來有一天,欲達北伐之全功??蓮幕此觯热∩綎|,再略河洛......” ———————— 注:①傅斯年《夷夏東西說》開篇便說東漢以后常分南北,三代及三代以前,分東西。不管結論正確與否,此等見識,甚見氣魄。有的東西看著或許覺得簡單,但就這一層窗戶紙,可能上千年都沒被有捅破。所謂人人意中有,人人口中無,就是指這種情況。 我們現在說地籍經常說你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以南北為要點作區分,但不是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兩漢時說“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焙汝P、崤山至重,所以介紹地籍,常說關東關西,山東山西,東漢末年開始就逐漸演變成南北。東西魏的后三國時代,延伸至隋唐,都還存有這種東西劃分之余風。 ②清談與政治黨爭之關系,可參陳寅恪先生《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鐘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后》與唐長孺先生《魏晉才性論的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