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崇尚門第,故稱人與自稱多敘原籍郡望,而不及現在的居住地。 比如劉昭家族遷居荊州已超過百年,但人們提起,還會稱呼他們為“涅陽劉氏”,而不是“荊州劉氏”。 王揚略一遲疑,還是答道:“瑯琊。” 女郎一驚:“你是瑯琊王氏?” “是。” “瑯琊王氏怎么可能在這兒?” “游學。” “游學?” “我說過,我是荊州郡學的學子。” “你既是瑯琊王氏,要入學怎么不入國子學,為什么入郡學?”女郎大感疑惑。 還能為什么,因為我是假的唄! 王揚當然不可能這么回答,而是說道:“這個涉及家中辛秘,恕我不便相告。” “那你能和東冶令或者少府卿說上話嗎?我父親的副將劉明徹將軍正囚于東冶為奴,我一直想問他當時情況,可苦于沒有門路。公子若能幫我見到劉將軍,我愿做公子十年的護衛,以為回報!” 東冶設在京都,是主管鼓鑄冶金的朝廷機構,也是關押囚徒服勞役的場所。那里管理嚴苛,看守嚴密,想見其中的囚犯,難如登天。 但既然是瑯琊王氏,那說不定有門路!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王揚。 王揚只好說:“抱歉,我不認識他們,說不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