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快遞得作用
2004年1月5日,成都城市之心的29層,窗外府南河被霧氣籠罩,一片朦朧。張波輕輕將一碗熱氣騰騰的蓋碗茶,推向辦公桌另一側的田毅。此時,田毅正手持裁紙刀,小心地劃開EMS信封,一枚微微泛黃的快遞單從中飄落——那是他早年從深圳華強北寄回成都的第一批MP3零件的快遞單據,承載著他創業路上的一段回憶。
張波拿起激光筆,指向投影幕布,田毅則斜倚在大板椅上,指尖不自覺地開始輕輕敲擊著戴爾Dimension4700的屏幕,眼神中透露出專注。
張波熟練地切換PPT,展示出行業數據圖表“田毅,你看這組數據。2003年,全國快遞量僅為1.7億件,整個市場規模還不到300億。然而,美國同期的快遞市場規模竟高達3000億美元。按照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的市場發展規律來看,我們如今正站在快遞行業爆發的關鍵臨界點上。”
田毅聽聞,突然坐直身子:“……我說老張,要是考察下來這行業可行,花點錢搞一搞不就行了嘛。你兄弟我現在賬戶上資金充裕,你直接寫個報告,批點錢就行。反正這行業我也大致了解,不就是用綠皮火車運送海鮮,讓加盟商開面包車負責送貨嘛。”
“你這話說得,上次跟你詳細聊了半天,看來你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啊。”
張波略顯無奈,直接展開川滇黔三省地圖,認真說道:“我想說的是,這行業未來有望發展成萬億級別的大市場。所以這次考察結果,完全印證了我的判斷……”
說著,他調出順豐的運營數據,繼續道:“我們要做的,絕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重新定義這個行業的規則。就拿順豐來說,去年他們包下了5架波音737飛機,硬是把珠三角到長三角的快遞時效壓縮到了次日達。雖說單件成本達到15塊,但他們敢定價22塊往外賣。”
張波突然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更關鍵的是,王衛在深圳秘密搞了個自動化分揀中心項目,據說日均處理量能達到50萬件。”
又是順豐,田毅心中不禁有些茫然。由于系統在未來提示中未提及快遞行業,他此前確實沒太把精力放在這上面。但聽到張波給出的數據,田毅還是忍不住瞳孔微微一縮。他突然起身,踱步到窗邊,問道:“你是說,讓我們復制順豐的模式,靠資本砸出一個全國性的網絡?這得需要多少錢?”
張波迅速調出《郵政法》修訂草案,解釋道:“不是復制。現在是絕佳的政策窗口期,《郵政法》修訂草案里對于‘商業文件’的定義比較模糊。我建議咱們拆分投資,用順豐主攻高利潤的文件快遞業務,中通負責低價包裹業務,對這兩家公司進行投資。”
說著,張波又調出何潔提供的財務模型,詳細闡述:“假設初期投入3億多,分三步走。第一步,控股長三角地區排名前三的加盟制公司;第二步,自建華東、華南兩大航空樞紐;第三步,對開發TMS系統升級,其實這也是順豐正在做的事。”
張波指向另一張圖表,繼續說道:“但這里存在一個矛盾點——加盟制擴張速度快,可管理相對松散;直營制便于管控,卻極其燒錢。中通的賴梅松最近就在嘗試‘總部垂直管理’路由優化系統,目前單件成本僅4.8元,通過這種方式把加盟商轉變為職業經理人。”
“3億多……”田毅在窗口來回走動,心里暗自盤算著。從內心來講,這個投資金額超出了他原本的預算。目前田毅的心思主要放在房地產上,上次土拍拿下的地塊雖然用途廣泛,但可惜沒有住宅用地。按照他心中的計劃,本打算春節后就開始大規模擴張房地產項目。
此時,張波投影出股權架構圖,說道:“我準備分三步走——
順豐這邊,斥資1.2億收購其15%的股權。條件是要共享航空倉位和報關渠道,不過王衛要求簽署‘十年競業協議’。
中通方面,投入1.8億控股川滇黔三省的54家加盟商,通過‘業績對賭’的方式將這些加盟網點改造為直營網點。但要預留4000萬賠償金,以防出現加盟商罷運風險。
還有一條暗線,我們在青白江鐵路保稅區成立殼公司,利用順豐的航空提單向銀行加杠桿,這樣就能套出2億現金流。”張波的聲音再次壓低,“成都農商行愿意配合我們做重復質押……”
田毅回到老板椅上,擺了擺手,說道:“老張,說實話,這種投資需要妥協的地方太多了。就像阿里巴巴,當初咱們投資后發言權太過單薄。這次要是還這樣,以后就只能指望他們發展起來后,靠賣股份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