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漢室可興
諸葛亮聞言,眉眼微挑,有些意外地看向周瑜。
他原以為周瑜不過隨口一問,但聽他此言,卻像是在試探自己。
橋霜聽見這話,端著茶盞的手頓了頓,心中一喜,原來周瑜早已看出了自己的那點小心思。
諸葛亮盯著面前熱氣騰騰的茶湯,眸中精光一瞬即逝。
沉默片刻后,道:“公瑾所言在理,如今亂世當道,四處兵荒馬亂,盜匪橫行,饑民遍野。”
“然,亮雖心中有志,奈何命如草芥,亦無甚長處傍身,也只得如漂萍,身不由己。”
一旁的橋霜期待了半晌,竟未料到等來了他這番回答,只覺異常迷惘。
只見面前之人,口中雖看似發自肺腑地道出了這番“命如漂萍”的喪氣話,但口吻中卻并未有一絲一毫的無奈與失落。
實在令人揣度不出他心中所想,究竟是刻意避嫌,還是打算明哲保身?
周瑜似乎并未因此感到驚訝,反而唇角含笑,真誠道:“孔明過謙了,我倒覺得足下氣度不凡,并非池中之物。”
“如今漢室傾危,四方諸侯虎視眈眈,心懷異志。”
語畢,周瑜眸光一閃,直言道:“不知孔明覺得,眼下漢室可興否?”
見周瑜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意,且不再旁敲側擊。
甚至意圖與他坦誠相待,諸葛亮深覺是自己過于謹慎了,便不再避重就輕。
他低眉沉吟間,摻著袖口,緩聲答道:“昔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仁德,迎天子,復宗廟,重振漢室之威信,伐不臣之徒,使天下得以安寧。此舉不失為匡扶漢室之良策。”
“此間可見,僅有宏圖霸業者不足以復興漢室,仁德賢能亦不可或缺。”
“漢室復興當以齊桓公之賢能也。然,眼前各路諸侯或胸有霸業者,或賢德軟弱者,或殘暴不堪者,具不足與齊桓公相提并論。”
“眼前境況,漢室恐危矣……”諸葛亮抬袖對天,唏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