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逢十年大考
這一次的春闈,注定不同尋常。
十年一次的大考,向來是朝廷最為重視的科舉考試。往年的春闈,不過是尋常取士,但每逢十年,朝廷都會大開科舉之門,廣招天下英才。
這一次,更是特殊。
自開科取士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盛況。單是報名參考的舉子,就多達八千余人,幾乎是往年的三倍。光是準備考卷的紙張,就用去了三萬余張上等宣紙。
為了這次春闈,朝廷特意擴建了貢院,新增了十六個號舍,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蓋了三進院落。光是準備工作,就耗時三個月。
更重要的是,這次主考官的規格也前所未有的高。
除了禮部侍郎李云章、翰林院首席大學士張懷瑾外,朝廷還特意從各地調來了十二位知名大儒擔任考官。其中不乏一些隱居山林的老學究,都被朝廷以重禮請出,就是為了確保這次取士的公平公正。
甚至連皇帝都破例接見了主考官們,特意叮囑:"天下英才,盡在此舉。諸位愛卿務必秉公執考,為朝廷選賢舉能!"
朝野上下都在議論,這次春闈必定會出現不少驚才絕艷之輩。
尤其是前些日子文廟異象的傳聞,更是讓這次春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聽說了嗎?這次連江南第一書院的諸葛玄青都來了。"
"可不是嘛,北方趙家的趙明德也來了。"
"國子監的郭聞、皇家書院的南宮智禹,哪個不是赫赫有名的天才?"
"最重要的是,那個引動文廟異象的神秘人物,據說也在這次的考生之中......"
整個御京城都籠罩在一片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中。
茶館酒肆中,談論最多的就是這次春闈可能出現的天才。各種傳聞滿天飛,甚至有人說,這次春闈說不定會出現百年難遇的奇才。
而今天飯堂中發生的異象,無疑給這次春闈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兩個考生,六幅楹聯,引動天地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