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遠遠不夠啊
在時光的悄然流逝中,又一個十載春秋轉瞬即逝。天神廟依舊莊嚴肅穆地矗立在那青山翠影之間,宛如塵世中的一方凈土,承載著修行者們對天道的虔誠追求和無盡向往。
這一日,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輕柔地灑落在天神廟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為其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幔。微風拂過,廟前的古樹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聲訴說著歲月的故事。突然,天空中光芒一閃,天神的身影再次降臨在這天神廟的上空。
天神身著一襲潔白無瑕的長袍,衣袂飄飄,散發著神圣而威嚴的氣息。他的面容莊重而沉靜,雙眸中透射出洞察一切的深邃光芒,仿佛能夠看穿世間萬物的本質和命運的軌跡。緩緩降落在天神廟的大殿前,天神的目光徑直投向了正在庭院中潛心修煉的君賢。
君賢此時正沉浸在修煉的狀態之中,他的身姿挺拔而堅毅,雙手舞動著獨特的法訣,周圍的靈氣仿佛受到了某種力量的牽引,緩緩地向他匯聚而來。然而,盡管他如此專注和努力,卻依然未能察覺到天神的降臨。
天神靜靜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君賢的一舉一動。片刻之后,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微微嘆息道:“還遠遠不夠啊……”這一聲嘆息,如同洪鐘大呂般在天地間回蕩,瞬間打破了周圍的寧靜。
君賢猛地一震,從修煉的狀態中驚醒過來。他抬起頭,目光與天神的目光交匯在一起,剎那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緊張和敬畏之情。他連忙收起法訣,整理好衣衫,快步走到天神面前,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口中說道:“弟子君賢,拜見天神大人。不知天神大人此次降臨,有何教誨?”
天神神色凝重地看著君賢,緩緩開口說道:“君賢,自上次我對你等修行問題加以點撥之后,我以為你懂了,還是差一步啊,一大步啊。你雖有所努力和改進,但如今看來,你的修行之路,依舊漫長而艱辛。你所達到的境界,與《黃經》所蘊含的真正奧義相比,還相差甚遠啊。”
君賢面露慚色,低下頭去,輕聲說道:“弟子深知自己資質愚鈍,雖謹遵天神大人的教誨,日夜勤修苦練,摒棄了雜念的侵擾,也不再盲目依賴外物,但在修行上的進展卻依舊緩慢。還望天神大人明示,弟子究竟在何處仍存在不足?”
天神微微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的天際,似乎在回憶著往昔的歲月和那些高深的修行之道。良久,他才轉過頭來,看著君賢說道:“你在對《黃經》的理解上,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和功法之上,未能深入探究其內在的精神實質和宇宙的運行規律。《黃經》所傳授的,不僅僅是修煉的法門,更是一種對天地萬物的深刻認知和體悟,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順應天道的智慧。”
君賢微微皺眉,心中若有所思。他回想起自己多年來對《黃經》的研讀和修煉,雖然能夠熟練掌握其中的各種功法和技巧,但對于其深層次的含義和哲理,確實尚未有足夠深刻的領悟。
天神似乎看穿了君賢的心思,繼續說道:“比如,《黃經》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之境,你可曾真正明白其內涵?這并非僅僅是身體與靈氣的融合,更是心靈與天地的契合,是一種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物質世界的精神境界。你在修煉過程中,是否能夠感受到自己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與整個宇宙之間的緊密聯系?是否能夠從萬物的生長變化中汲取靈感和力量,來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君賢沉思片刻,緩緩搖了搖頭,說道:“弟子慚愧,雖然也曾聽聞‘天人合一’之說,但在實際修煉中,卻未能真正體會到這種境界。弟子只是專注于自身的靈氣修煉和功法的精進,忽略了對自然和宇宙的觀察與感悟。”
天神微微點頭,說道:“這便是你的不足之處。修行之路,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但同時也需要抬頭仰望天空,看清前進的方向。你若只埋頭于自身的修煉,而不關注周圍的世界,不領悟天地之道,那么你的修行將永遠停留在一個較低的層次,難以突破現有的瓶頸。”
君賢面露恍然之色,連忙說道:“弟子明白了,從今往后,定當更加注重對《黃經》內涵的領悟,用心去感受自然和宇宙的奧秘,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天神微微搖頭,說道:“這還不夠。除了對《黃經》的理解和對自然的感悟之外,你在心境的修煉上,也仍需下苦功夫。雖然你已經克服了雜念的困擾,但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你的心境依然不夠堅定和沉穩。修行之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一旦遇到困境,你若輕易動搖,心生畏懼,那么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君賢回想起自己在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心中不禁感到一陣羞愧。每當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或者外界的干擾時,他的內心深處確實會產生一絲動搖和焦慮,盡管他努力克制,但這些負面情緒依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修行進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神看著君賢的表情,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要學會在困境中磨煉自己的心境,將每一次的困難都視為一次提升的機會。當你遇到挫折時,不要抱怨,不要氣餒,而是要冷靜地分析問題,現在問你:“氣是什么,什么是氣”這就是本質的問題,這就是你該注意的問題,因為你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