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打鐵木工匠
老人在茂密的森林中精心挑選了質地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帶領智人們開啟制作四方砧與鐵錘模型的工作。
對于四方砧模型,老人先將一根粗壯的樹干截斷成合適的長度,然后用石斧和石錛仔細地修整。他沿著樹干的四周,一下一下地削去多余的部分,慢慢地,樹干呈現出四方的形狀。老人一邊勞作,一邊向智人們講解四方砧各個面的用途和角度要求,智人們圍在旁邊,眼睛緊緊盯著老人手中的動作,不時發出幾聲低聲響應。接著,老人在四方砧模型的頂部,用石鑿鑿出一些淺淺的凹槽,這些凹槽是為了在鑄造時能更好地固定鐵水,讓四方砧的結構更加穩固。
制作鐵錘模型時,老人選取了一段較為筆直的樹枝。他首先削去樹枝的外皮,讓木材表面更加光滑。然后,老人在樹枝的一端開始雕琢鐵錘的頭部,他用石刀慢慢地刻畫出八角的輪廓,并將頭部逐漸加粗加大,以模擬鐵錘的重量和形狀。在錘頭與錘柄的連接處,老人特意制作了一個略微加粗的過渡部分,這樣可以增強鐵錘在使用時的牢固性。智人們紛紛學著老人的樣子,在自己挑選的樹枝上嘗試制作,但他們的動作略顯笨拙,有的猿人不小心削傷了自己的手,但依然沒有放棄,在老人的耐心指導下繼續努力。
經過數日的辛勤勞作,一個個木制的四方砧和鐵錘模型終于制作完成。
老人站在一片開闊沙地旁,開始指導智人們制作沙模以鑄造四方砧和鐵錘。他先選好一處平坦沙地。智人們依照老人指示,小心地將周圍的沙子聚攏過來,一層一層地堆積在圖案之上,并用簡陋的木板將沙子拍實壓緊,逐漸堆砌出沙模的基本輪廓。在關鍵的內部空腔塑造時,老人親自示范,用特制的細木棍慢慢掏出四方砧中間用于安放手柄的孔洞形狀,以及鐵錘頭部的空心部分,并且戳幾個排氣孔,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細致,智人們緊緊盯著,不敢有絲毫懈怠。
沙模成型后,智人們將其抬到早已準備好的鑄造場地,放置在穩固的支架上。隨后,他們將熔爐中熾熱的鐵水緩緩倒入沙模入口。鐵水如奔騰的巖漿,順著通道流入沙模的每一處空腔,排氣孔冒出白色濃煙并發出熾熱的光芒與滋滋的聲響。智人們緊張地注視著,感受著鐵水帶來的高溫與希望。
待鐵水冷卻凝固后,智人們迫不及待地敲碎沙模,露出了粗糙但已具雛形的四方砧和鐵錘。老人又帶領他們對其進行精細打磨,用石塊磨去表面的毛刺與瑕疵,四方砧的平面逐漸變得光滑平整,鐵錘的頭部也更加圓潤堅實。這四方砧和鐵錘的誕生,先打造一把鐵鉗,以后就可以打造武器工具農具
在成功制作了四方砧和鐵錘模型之后,老人意識到需要制作一些專門的木工工具,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工木材,制作出更多實用的東西。
在熊熊燃燒的爐火旁,老人與智人們圍聚在一起,準備鍛打一把柴刀。之前精心制作的四方砧被穩穩放置在場地中央,那堅實的砧面仿佛在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錘煉。
老人率先拿起一把特制的長柄鐵鉗,將一塊從熔爐中取出、還散發著熾熱紅光的鐵塊迅速夾起,穩穩地放在四方砧上。他向智人們示意,其中一名較為強壯的智人高高舉起沉重的鐵錘,依照老人的指示,用力朝著鐵塊砸去。第一錘落下,火星四濺,鐵塊微微變形,發出沉悶的聲響。老人眼疾手快,用鐵鉗快速翻轉鐵塊,讓智人接著錘打另一面。
隨著一錘又一錘的落下,鐵塊逐漸被拉長、延展。老人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時刻觀察著鐵塊的形狀與溫度變化。當鐵塊的溫度開始下降,顏色由亮紅轉為暗紅時,他指揮智人將鐵塊重新放回熔爐中加熱,以便保持其良好的可塑性。
如此反復多次,鐵塊在不斷的錘打與加熱過程中,慢慢有了柴刀的雛形。老人拿起一把小錘,開始對刀刃部分進行精細鍛打。他用小錘輕輕敲擊,引導著智人手中大錘的落點與力度,一點點地將刀刃鍛打得更加鋒利。
在接近成型時,老人又將一塊硬度較高的鋼片放置在刀刃部位,通過反復鍛打,使鋼片與鐵塊完美融合,形成了復合的刀刃結構,大大增強了柴刀的鋒利度與耐用性。
最后,老人用磨石對柴刀進行細致打磨。他沿著刀刃的方向,來回推動磨石,讓刀刃逐漸變得光滑如鏡。經過漫長而艱辛的鍛打與打磨過程,一把鋒利無比的柴刀終于誕生。智人們看著這把凝聚著眾人智慧與汗水的柴刀,眼中滿是興奮與期待,他們知道,這把柴刀將為他們在叢林中的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無論是砍柴生火,還是制作其他工具,都將變得更加高效。
在熾熱的爐火映照下,老人與智人們開始了鍛打鐵鑿、鏨子和戧刀的重要工作。
對于鐵鑿的鍛打,老人先將一塊合適的鐵塊放入熊熊燃燒的熔爐。待鐵塊被燒至通紅,他迅速用鐵鉗夾出放在四方砧上。智人們輪流揮錘,重重地砸向鐵塊。老人在一旁精準地翻動鐵塊,每一次翻動都決定著鐵鑿的形狀塑造。隨著錘打次數增多,鐵塊漸漸變長,頭部也在老人的引導下慢慢被錘打出尖銳的鑿刃。經過反復加熱與錘打,鐵鑿的刃口越發鋒利,身部也變得筆直而堅韌,最后經過精細打磨,鐵鑿成型,其尖銳的刃口足以應對各種堅硬材料的開鑿。
接著是鏨子的鍛制。同樣將鐵塊加熱后取出,老人指揮智人重點錘打一端,使其形成窄而厚的鏨頭,鏨頭的頂端在不斷的輕錘細敲下,被修整得極為鋒利,如同鷹嘴一般。而鏨身則保持一定的粗細和長度,以便于握持發力。在多次的淬火與回火處理后,鏨子具備了良好的硬度與韌性,能從中劈開鐵塊,做成包鋼打造刀劍,讓刃口更加堅硬而刀身有韌性不易折斷。
最后打造戧刀。選取一塊較大的鐵塊,加熱后在砧上進行大力錘打與延展。智人們奮力揮動鐵錘,將鐵塊逐漸鍛造成細長的形狀,刀刃部分被特別加工,一側刃口微微彎曲且極其鋒利,另一側則稍厚以提供足夠的支撐力。戧刀的手柄部位也經過精心打造,用合適的木材安裝并牢固固定,確保使用時的舒適性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