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領命,隨即離開皇帝的寢宮。 在奉天殿的側殿里,于謙筆走龍蛇,不久便完成了他的大作。 他伸了個懶腰,將那份平戎策遞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接過,卻顯得漫不經心,甚至開了個不合時宜的玩笑: “給他斟滿茶,這或許是他最后的一杯,‘斷頭茶’!” “且看皇上一旦不滿,你將如何自處!” 他半是玩笑半是警告地說道: “即便是我的四叔為你撐腰,恐怕也難以承受這觸怒天威的后果。” 朱瞻基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昨晚的事情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我雖未親眼見到,但那醉態與失禮,實在令人遺憾。” “幸而皇上并未降罪。” 他對于謙的評價并不高。 與此相反,楊士奇卻對于謙青眼有加,因他敢于直面問題。 在急于保護于謙的同時,也對那場醉鬧感到不滿。 楊士奇的態度,讓所有人意識到于謙在他心中的分量。 楊榮與楊浦對視一笑,他們深知楊士奇如此急切,意味著于謙絕非常人。 “我對人才的鑒賞從未失誤,于謙顯然是國家的柱石,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楊士奇語氣堅定地表達了他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