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狼哥,請二選一!
今天的齊樹青脖子上掛著他的相機,身上的衣服干凈整潔板正,襯衣胸口的口袋里別著一只鋼筆,確實有些記者的樣子了。
她打開門將人迎了進去,狼哥居然學會了主動倒開水給客人,是個不小的進步啊。
阮念念也沒有跟他寒暄太多,直接幫他看了稿子。
她發現齊樹青的稿子大多用詞華麗,大量堆砌成語,每幾句就要用一個排比句式或是排比段落,比喻、擬人的手法多到堆在了一起……
整篇看下來,阮念念只覺得眼睛痛。
遣詞造句這一塊,可能沒辦法一次性讓他改變原有的習慣,但是她能從原稿上指點一下,讓這個稿子變成她想要的稿子。
齊記者,你的這篇稿子如果單純用來寫人物,確實……是篇還不錯的稿子,但是,從立意上來看,就比較淺顯了。
她一句話讓齊樹青更認真起來,甚至攤開他帶來的筆記本就要開始做筆記。
結果鋼筆筆帽一打開,發現沒墨水了。
齊樹青尷尬地笑了笑,那個,阮老師,我出門忘記給鋼筆吸墨了,您能借我兩滴墨水嗎?
可以的,你等我去拿。
阮念念知道他的意思,拿出自己的鋼筆,擠出兩滴墨,滴在齊樹青的鋼筆上,讓他吸了進去。
不是她借不起一管墨,而是她怕齊樹青會不自在,這年頭借墨水也都是按滴借的,墨水并不便宜。
謝謝阮老師。齊樹青真誠道謝,您可以開始說了,我會做好筆記,修改過之后再拿來給您過目。
阮念念開始引導他,齊記者,咱們換個方向來考慮切入的問題哈,第一個,代父磕頭,換個理念是什么?為什么要磕頭?是為了盡孝對不對?那他小小年紀,哪來的這么多的孝心?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居住地周圍人的影響,還有咱們國家傳統文化的熏陶是不是?
她說一句,齊樹青記一句,一邊記還一邊點頭。
還有,教同伴算數的小孩,第一,為什么他愿意在玩樂時教同伴學習?是不是可以說明他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二,為什么他的同伴愿意跟著他學習?是不是因為周圍有些與眾不同的好學風氣?不知道齊記者你來到這個大隊之后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齊樹青趕緊嚴陣以待,阮老師您說,我這兩天發現的事情還真不少。
他肯定發現了的。
這個大隊里,每天早晚大喇叭播放名人語錄,詩詞歌賦,還有專門的人讀報紙,大隊長非常重視教育,連帶著村里的鄉親們也非常重視家里孩子的學習,經常會讓孩子跟著大喇叭去學習,我們這里雖然沒有學校,但是好學的風氣不比任何一個地方差。
齊樹青點頭認同,對,我確實發現了這個現象,我也跟老鄉攀談過,這里的老鄉幾乎人人都能隨口而出名人名言或是哲學名句,學習氛圍非常好。
要的就是你發現了。
很好,齊記者,你的眼睛很善于發現。阮念念話鋒一轉,我覺得你這篇稿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寫人,單純寫人,格局就小了,寫一個人,如果從他的家庭,生長環境,周邊的風氣去寫,整個人就會立體起來,而且也會很有深意。
齊樹青心里大為震驚。
難怪!
難怪阮老師每次一投稿都是一報難求,以前光知道她寫的好,但是分析起來卻又說不出到底好在哪里,現在被她這么一指點,齊樹青覺得整個人都清明了。
這就是格局!
格局大的人,無論寫什么,都是從大局觀出發,就像阮老師寫愛情,她寫的不單單是愛情,而是在時代背景下促成的特色愛情。
他懂了!他真的懂了!
齊樹青合起筆記本,起身沖著阮念念鞠了一躬,阮老師,萬分感謝您的指點,我明白了,我明天再來找您看稿。
等等!明天還來?阮念念失口問他:你不用回報社工作的嗎?
就差把你趕緊回去匯報工作,把建學校的事落實下來這句話說出口了。
阮老師不用擔心我的工作,我原本是要把整個公社都細細摸排一遍的,但是在看過這里之后,我覺得其他地方都不需要再去了,所以剩下的時候我希望我能寫出一篇讓您滿意的稿子,拜托您了。
他又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