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一更半
馮氏剛到沂州,沂州的大小官宦人家,自是曉得她來了。
今個這家來請,明個那家來邀,可比在青州的時候風(fēng)光。
在青州,馮氏只是同知娘子,如今成了知州娘子,出門赴席,坐的都是上首。
李知州的娘子早逝,同知的地位排在通判之上,知州之下,按理說,她在那群女眷中,也算是地位最高的。
可張通判的娘子鄭氏,娘家地位比馮氏的娘家高,故而次次赴席,只要鄭氏在,馮氏都是不坐上首的。
馮氏坐在銅鏡前,讓梳頭娘子給她梳頭發(fā)。
梳頭娘子夫家姓王,人都喊她王娘子,梳的一手的好頭發(fā)。
馮氏前個去趙判官家里吃酒,見他家的大娘子,梳的發(fā)髻很是精巧別致,就贊了她的梳頭娘子梳的好。
趙家娘子說,是從外面請來的。
馮氏留了心,吃酒回來后,便讓人去外面尋了這位王娘子。
“娘子臉龐長得好,襯梳高髻。”
王娘子一面說,一面用木梳沾了梅子油給馮氏梳髻。
這木梳和梅子油,都是她帶過來的。
箱子里,帶的還有各種假髻,頭油,梳篦等物件。
她擅長給人梳頭發(fā),自個卻用一塊青色的細(xì)布包了頭發(fā),連釵都省得插了。
身上穿的很是樸素。
進(jìn)了屋,先給馮氏磕了個頭,馮氏賞了她半吊子錢。
王娘子見這位新來的知州娘子頭發(fā)多,便沒有給她用假髻,而是往里面塞了一窩絲,墊的高高的,這樣梳出來的發(fā)髻,才高聳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