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杭開夏熟:六日蟬鳴,麥香與樹蔭
秦軍代表拿著新收的玉米棒子啃,玉米粒脆甜多汁,他邊嚼邊說:“今年西南的玉米收成好,囤了三大倉,你們要是認我們西南齊王封號,隨便你們運,管夠!”
楚凡嚼著剛摘的黃瓜,黃瓜脆得“咔嚓”響,汁水順著嘴角往下滴,他擺擺手笑:“先把地籟城的糧倉給我們當倉庫,我們的麥子堆在營里快發芽了,沒地方放,不然免談——對了,你家那玉米種顆粒大,煮出來又甜又糯,能不能勻我們兩斤?明年也種種看,省得總惦記你們的玉米粥。”
秦軍代表眼睛一亮,拍著胸脯保證:“勻!別說兩斤,五斤都成!但得用你們的黃瓜種換,你家黃瓜甜得賽蜜,我們西南種不出這味兒,去年偷摘的幾根,士兵們念叨到現在。”
楚凡挑眉:“偷摘還敢說?得加兩斤玉米種抵賬!”秦軍代表急了:“最多加一斤!黃瓜種得多給點,不然不夠種!”兩人邊啃黃瓜邊討價還價,最后以“三斤玉米種換半斤黃瓜種”成交,還拉鉤蓋章,生怕對方反悔。
破廟的泥地上,黃瓜蒂和玉米須堆了一小堆,把“領土談判”聊成了“種子交易大會”。
楚懷瑾蹲在旁邊編草帽,草帽上插著紫瑩瑩的野花,他揮著草繩時不時插句:“別吵了,賬本都被你們吵困了!下午去河里摸魚,誰摸到最大的誰說了算!輸的負責烤魚,還得放你們西南的辣椒!”
雙方代表一聽來了勁,草席一掀就往河邊跑,賬本隨手扔在石頭上,早忘了“糧倉歸屬”這回事。
河邊的水剛沒過腳踝,清得能看見水底的鵝卵石。秦軍代表脫了鞋就往水里蹚,濺起的水花打濕了衣袍;聯軍代表挽著褲腿追魚,結果腳下一滑摔了個屁股墩,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魚沒摸到幾條,倒在河里打起了水仗,你潑我一臉泥,我濺你一身水,連楚懷瑾都被拽下水,草帽飄在水面上像朵大野花。最后雙方渾身濕透地回來,頭發上還沾著水草,褲腿滴著水,卻誰也沒提“摸魚定輸贏”的事。
破廟的石桌上堆著玉米、黃瓜、野果,秦軍代表從懷里掏出用葉子包著的烤玉米,聯軍代表貢獻出剛摘的野棗,大家圍坐在一起啃得滿嘴香甜。
楚凡看著他們頭發上的水草笑:“這魚沒摸到,倒把你們洗干凈了。”秦軍代表邊啃玉米邊含糊道:“下次……下次比挖紅薯,我們肯定贏!”把“談判”的嚴肅徹底變成了“豐收野餐”的愜意,連風都帶著玉米和黃瓜的清香。
打仗的六日更像“夏日游戲”:秦軍士兵攻城時故意放慢腳步,鎧甲都懶得系緊,等聯軍在城頭扔完野果子(不是石頭,有桃有李,還帶著葉子)再“哎呀”一聲假裝敗退,退到半路還撿果子吃,邊吃邊喊:“明天扔點甜杏!”
聯軍在城頭掛起曬好的臘肉,油香飄得老遠,引誘秦軍“來搶”,其實是城墻上的雜草長瘋了,想讓他們幫忙除除草——秦軍還真扛著鋤頭來“攻城”,邊除草邊討價還價:“除完草,臘肉分我們一半!”
最“激烈”的一次沖突,是為了搶河邊最涼快的樹蔭,那樹蔭下能容百人,還挨著溪水,是夏日里的“寶地”。
雙方各出百人站成兩排,誰也不說話,就瞪著對方比誰先忍不住笑。秦軍前排有個小兵被蚊子叮了包,癢得直咧嘴,后排忍不住“噗嗤”笑出聲;聯軍代表看著他齜牙咧嘴的樣子,也憋不住笑了。
最后秦軍代表先笑場,拍著大腿認輸:“算你們贏!但這樹蔭蚊子多,我們去那邊!”
他們換到另一棵老槐樹下,樹下落滿了甜棗,秦軍士兵邊撿邊得意:“這棵樹的果子更甜,你們那樹蔭換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