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沒人比我更懂選舉
清流勢力加山陜幫的鐵票,有自己這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孫丕揚、吏部左侍郎劉虞夔、戶部左侍郎孫鑨和右侍郎楊俊民,禮部左侍郎趙用賢,再加刑部右侍郎邵陛,加起來六七票。
林黨加申黨余孽的鐵票,應該有吏部王天官、兵部尚書葉夢熊、大理寺卿周采、通政使徐申,可能有副都御史詹仰庇和吏部右侍郎王用汲,加起來五六票。
其他的本質上都是游離票,但對林泰來不滿的人太多,像禮部右侍郎李春、兵部左侍郎石星、工部右侍郎衷貞吉等都是得罪過林泰來的人。
至于戶部尚書于慎行、工部尚書陳于陛兩個山頭,不會幼稚到因為他們和林泰來打過交道,就一定支持林黨吧?
所以總體而言,還是優勢在我!
看看二十來名大臣到齊了,王天官也就不再磨蹭,站在了人群正前方。
但是王天官卻沒有直接開始推舉程序,而是說:“請各部院正卿出列,先定個章程!”
隨后九卿出列,王天官又單獨對九卿說:“諸君應當都能明白,當今的詞臣情況其實正青黃不接,適合入閣的人寥寥無幾。”王天官這話貌似很突兀,甚至還有貶低色彩,但眾人都無法反駁,因為這是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
前面提到過,這些年的閣臣非常年輕,申時行、王錫爵、王家屏平均年齡只有五十六歲,他們當初入閣的時候甚至只有五十來歲。
至于六十八歲的趙志皋,那是因為中進士時年紀就很大了,論科名他比申時行王錫爵都晚。
而詞林又是一個非常講究前后輩關系的地方,有前輩優先、后輩禮讓的潛規則。
那么比申時行、王錫爵、王家屏年紀大、資格老的前輩們,都去哪了?
只能說,最近二三十年實在是一個內閣高強度政治斗爭的時代,而且是一浪接一浪的連續不休。
經過嘉靖末年、隆慶朝、萬歷初年、張居正時代、后張居正時代的內閣高強度斗爭,大浪淘沙之下,與內閣關系千絲萬縷的詞臣早就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站嚴閣老的被徐階清算了,站徐階的被高拱清算了,站高拱的被張居正清算了,站張居正的被萬歷皇帝清算了。
還有多少詞臣能連續熬過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幾大關而不倒的?
有人說混官場只要會站隊就行,那么從嘉靖末年到萬歷十一年這二十年歷史,能把說這話的人臉打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