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用慌!
留在這里沒有用,去外面奔走營救才是應該做的。
但是腳步匆匆的安希范沒有注意到,有兩個相貌平常、道路熟悉的本地人,在后面不緊不慢的尾隨著他。
最近兩個月,大部分文人士子聚集活動都在城內秦淮河兩岸,范圍不會太遠。
安希范從武定橋過了河,直接來到秦淮河東北岸一處視野絕佳的沿河酒樓,牌匾上有當年金陵名士顧東橋親筆書寫的“攬月樓”三個字。
二樓雅閣對著河景,窗戶全部打開,涼爽無比,有數人把酒臨風,高坐清談。
在座的有吏部主事顧憲成、南京禮部郎中李三才、南京吏部員外郎鄒元標、南京右通政魏允貞,還有南京工部主事李化龍。
李三才笑道:“顧君來南京數日,今日終于肯撥冗接見我們了?!?br/>
顧憲成則答道:“這兩日正為海中丞構思詩集序文,實在無暇他顧?!?br/>
被李三才拉過來的好友、南京工部主事李化龍驚道:“海中丞要出詩集?會用顧君的文章為序么?”
顧憲成又答道:“我已經托了南京吏部畢天官,代為呈進,想必問題不大。”
海瑞雖然孤僻自守,似乎根本沒有朋友,但也不至于一個人情都沒有。
時任南京吏部尚書的畢鏘畢天官,就是能與海瑞說得上話的人之一。
當初海瑞出任江南巡撫時,畢鏘擔任應天府府尹,那時海瑞對畢鏘非常欣賞,就舉薦了畢鏘晉升為部院大臣。
有畢鏘幫忙引薦,再加上顧憲成的正直名聲,海瑞沒道理不用。
眾位同道感覺顧憲成這把穩了,名聲刷到了。
然后再聚眾講幾次學,宣傳一下正道真儒,顧憲成這次到南京又將是一次名望大豐收。
但歷史上與顧憲成同列東林三君之一的鄒元標此時卻憂心忡忡,開口問道:
“今日長板橋發生的事情,諸君可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