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碧血丹心鑄明魂(中)
萬里大江東去,波濤掀起巨浪,上百里洲如同一顆翠色的明珠靜臥江中,任憑風吹浪打。一支艦隊朝著江心洲緩緩進發,戰船的船帆在江風的吹拂下鼓脹著,像一只只擇人而噬的兇獸,旗艦上巨大的魚竿釣子旗下,衛軍先鋒、總兵鐘繼達手持長刀,目光冷峻地凝視著前方的江心洲和正在率軍攻打江心洲的羅茂同、馬進玉部。作為降軍,羅茂同和馬進玉部一直充當著先鋒,此次自然也不例外,鐘繼達的本部則靜靜地等在后面,羅、馬二將的部隊打光了才輪得到他的部隊上。說也奇怪,自從降了大衛國,羅茂同和馬進玉的部下便如同打了雞血般,戰力大增,立下不少戰功。
“射!”隨著一聲令下,戰船上的弩炮發出沉悶的彈射聲,無數炮彈和燃燒的弩箭朝著上百里洲飛去。炮彈造成的傷亡并不大,但那些如流星般劃過江面的火箭點燃了岸上的草叢和簡易的防御工事,頓時濃煙滾滾,遮擋守軍視線的同時也造成大量傷亡。
一艘艘戰船朝江心洲駛近,手持盾牌和長槍的士兵于船頭和船舷兩側列陣,踏板剛放下,他們便吶喊著沖向岸上。
“弟兄們,立功受獎的機會來也!”羅茂同狂吼一聲,從戰船一躍而下,直奔岸邊。手中大刀左劈右砍,剎那間便砍翻數名明軍。
馬進玉見狀也率隊加入戰團,哪怕面對的曾經的袍澤兄弟,也只能拼死向前,這便是降將的命運。
“頂住~后退者,斬~”明新化伯馮啟鳳指揮部下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頑強抵抗。隱藏在樹林中的火炮朝靠近的戰船開炮,岸邊設置的拒馬和尖樁絆倒了許多登陸的衛軍,見有人倒地,明軍的長槍瞬間便刺到。
“前進~”見己方已經成功登陸,鐘繼達不再保存實力,狂吼一聲,指揮部下登陸。衛軍戰船不斷涌來,步兵列起盾陣,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推進,弓箭手則在盾陣之后朝著守軍拋射掩護。
馮啟鳳咬牙堅持,忽然側后傳來喊殺聲,卻是齊王麥拉斯命游擊王錫麒率二十條快船繞到側翼發起攻擊。這支奇兵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明軍后方。明軍敗了,江上處處可見浮尸。
“撤~”馮啟鳳想撤入松滋城防守。不料麥拉斯率馬步軍緊追不舍,無奈之下只得棄城逃往江陵。
又奪取上百里洲和江滋城,衛軍士氣愈發高漲,齊王麥拉斯的臉色卻愈發凝重,探馬傳來消息:江陵王李來亨已經率軍抵達江陵。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連戰連勝是因為面對的并非明軍主力,夔東明軍各部以江陵王李來亨部最善戰,這一點在茅麓山之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除去戰損和分兵守衛所占州縣后,自己的兵力只剩四萬,其中還有四千多是羅茂同、馬進玉統率的降兵。雖然此二人在歷次戰斗中證明了自己的忠誠,可畢竟不是自己的老部隊,戰力要打個折扣。而敵人的數量估計在六萬以上,敵眾我寡,這個仗可不好打!
“傳令偏關營副將馬之麟領兵五千駐于上百里洲,其余諸部于松滋城周邊扎營,夜間雙崗,防范明軍襲營”,年輕的殿下下達了軍令。
——
“衛軍何其之速!”剛由江陵渡江于虎渡口扎營,李來亨便收到松滋和上百里洲失守的消息,喟然長嘆。
“末將未能守住松滋和上百里洲,請殿下治罪”,新化伯馮啟鳳跪伏于江陵王李來亨的面前泣不成聲,這一仗敗得太快太慘,不僅丟失了松滋和上百里洲,部下也傷亡過半。
“孤帶走了主力,汝領偏師與賊拼殺,雖然戰敗但守住了江陵,又何罪之有?即便有罪,朝廷正值用人之際,留著有用之身戴罪立功便是”,李來亨扶起馮啟鳳好生安慰,他深知連戰皆敗之下,難免軍心浮動,此時待部下不可嚴苛,所以不追究馮啟鳳之罪。
“謝江陵王不殺之恩,末將誓殺胡虜、戴罪立功!”馮啟鳳感動地說。
見眾將聽聞松滋和上百里洲失守的消息后面有懼色,李來亨忽然哈哈大笑,“此地名‘虎渡口’,孤的綽號是‘小老虎’,好兆頭啊好兆頭!由此出擊,我軍必勝!”
虎渡口位于荊州府治江陵城西南二十里的長江南岸,為長江分流河道虎渡河的進水口。傳說后漢時期,此地出現很多老虎,南郡太守募集獵手捕捉,毫無成效,越捕老虎越多。后來換了個叫法雄的人做郡守,法雄親筆擬了道公文:“虎狼在山林,猶人在城市。古者至化之代,猛獸不擾皆由仁,乃飛走。太守雖不德,敢忘斯義?記到,其毀壞陷井,不得妄捕”。太守的公文下達后,當地獵戶便把捕虎的陷阱都毀去、不再捕捉。說來也怪,這一帶的老虎居然紛紛順著長江的分流河道泅水離去。之后,人們便將這條河名曰‘虎渡河’,將這河道的進水口謂之‘虎渡口’,與江陵王李來亨的綽號“小老虎”正好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