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破太原劍指陜西
李好賢獻城降衛后,衛軍趁勢由太原繞到蒙山后方發起攻擊,將毫無防備的察哈泰部殺得大敗,無奈之下察哈泰只帶著五千敗兵逃回城內。
“李好賢獻太原城降衛了?”達素、白如梅盯著從蒙山逃回的鑲紅旗滿洲梅勒章京察哈泰震驚不已,沒想到連很早便入了漢軍旗、受國恩深重的太原鎮總兵李好賢都降了衛國,大清國勢真的衰微到如斯地步了嗎?
許久,達素鎮定下來,喝道:“人各有志,不能強求,無需理會李好賢降衛之事,只商議一番如何守衛陽曲便好”。
“大帥說的是,吾以為當立即將陽曲城內的驛卒、衙役及所有年滿十四歲至六十歲的男丁全部征發上城協守”,白如梅緊跟著說。
“還須多備滾木、礌石、金湯、火油等物,每日安排兵士巡查、嚴防奸細”,察哈泰建議。
隨著一道道軍令下達,太原府治陽曲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所有成年男子俱被征發上城協守,尤其是位于太原城西南角的“滿城”,不僅是成年男子便連成年女子也被強行安排上城作戰。幾番折騰,城內居然有了“八萬大軍”。
蓮大可汗帶著他的軍隊不慌不忙地來到陽曲城下,十七萬大軍加上李好賢的一萬降軍和二萬余清軍俘虜,兵力超過二十萬,旌旗蔽日、聲勢浩大。此時梁國公巴爾思、白利公蘇合已率軍攻克沁州、汾州和永寧州,抵達呂梁山東麓,切斷了陽曲城與陜西的聯系;魯國公額爾克則率軍由黃榆關南下,攻占遼州、潞安府和澤州,又朝清軍占據的平陽府發起攻擊。平陽守將梅勒章京達爾度屢戰不勝,不得不退守汾水西岸。濟度聞報緊急抽調延安營副將高必昌部一萬兩千兵馬來援平陽,雙方于汾水兩岸對峙。
消息傳至陽曲,蘇勒坦不由得拈須微笑,下令巴爾思和蘇合頓兵于呂梁山區,阻止臨縣的清軍來援;又下令額爾克在洪洞、臨汾、曲沃等汾水東岸城邑虛張聲勢,擺出一副欲渡汾水進入陜西的架式。接著便是部署攻城之戰。他一向珍惜嫡系將士的生命,命降將李好賢督促本部一萬兵馬及在滹沱河之戰中抓獲的兩萬余俘虜擔任首攻。
“轟~轟~轟~”連綿不絕的炮聲剛停息,三萬多炮灰,不,降軍在激昂的戰鼓聲中向陽曲城發起攻擊。
作為新降之將,李好賢急于立下戰功在大衛朝廷立足,親率督戰隊督戰。可畢竟降軍和戰俘的戰斗力不強,城內的“八萬大軍”雖然真正的戰兵只有兩萬,其余六萬皆是搜羅來的雜兵和百姓,可倚著堅城駐守仍然守得穩如泰山。半個月后兩萬余戰俘消耗殆盡,李好賢的本部兵馬也折損了四停,卻仍未登上陽曲城頭。
見李好賢部傷亡極慘,實在無力再戰,衛拉特戰神終于發起善心,命李部休整,換上提督楊捷、副將柯永蓁、鐘繼達等部降軍攻城。這些軍隊降衛較早,裝備和訓練都比李好賢的部隊好很多,很快便令城內感受到壓力,衛軍數度攻上城墻又數度被守軍趕下來。
“如今天寒地凍、潑水成冰,大帥何不命人取水潑城,冰塊甚滑,一則不利于衛軍登城,二則可以防炮”,山西巡撫白如梅獻上妙策。
“白撫院所言甚是,便如此辦理”,達素欣然從命。
清軍依計行事,一時間果然給登城的衛軍造成巨大不便,可并不能改變雙方兵力對比懸殊、戰斗力相差甚大的局面。見強攻無效,蘇勒坦命炮兵裝上霰彈朝城上射擊,每日派出小股部隊佯攻,又精挑出三萬箭法了得的射雕手,以三或五人為一組,輪流抵近城墻狙殺守軍,給守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轉眼三個月過去,春暖開,冰層融化,城內的形勢危如累卵,不僅原先的“八萬大軍”僅余四萬,而且巨大的傷亡造成士氣沮喪,處處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我軍于陽曲城下已經耽擱了三個月,近兩個月來咱們都在休整,沒打硬仗。如今春暖開,再不拔城恐怕天下人皆笑我軍無能矣!”衛軍大帳內,蓮大可汗以一句玩笑話掀開了總攻的序幕。
“奴才愿為大汗拔城~”“臣愿為陛下效死~”大帳內將軍們的請戰聲震耳欲聾。
“好!明日卯時初刻(凌晨五點)全軍發起猛攻,蘇穆爾攻東城、麥拉斯攻南城、爾嘎朗來攻西城、畢力根達來攻北城,滿都拉圖、烏日根達萊、鄂爾羅斯、索諾木策凌各領本部巡弋四面城墻,防止城內的敵人逃竄,恩和巴圖、什喇布護衛中軍。戰鼓一響,諸將須奮勇向前。誰若丟了我軍臉面,定斬不饒!”蘇勒坦的話似乎在開玩笑,可熟知龍性的王爺和將軍們卻知道至尊絕非虛言,臨戰畏縮者絕逃不過軍法,個個昂首挺胸,大聲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