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松藩雪區有法會
四川西北的松潘地區,地處岷江上游,自古以來就是聯接甘、青與川、云、藏的通道,南北各民族遷徙之走廊,實為“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之戰略要地。居住于此的主要是藏族,其次是漢、羌等族,大明朝在此設松潘衛,轄長官司十七、安撫司四,以統“番民”。順治九年(1652年)打箭爐(今四川康定)以東雪區土司歸附清朝,收繳明朝印信,仍其舊制;打箭爐以西的廣大雪區則歸順了大衛國,成為康絨行省的一部分。
燒烤好的牛羊肉、糌粑混合著酥油茶的香味、再加上康巴少女的舞姿,令阿昔洞土司府的宴客堂成為歡樂的海洋。
阿昔洞土司桑朗溫愷用手抓了塊血腸放在嘴里,又灌下一大口青稞酒,瞇著眼觀察來賓。來賓足有二十余位,如松潘中營土司卜兒吉細、松潘左營土司勒都、漳臘營土司嘉納巴等,個個皆是稱雄一方的人物。尤其是那嘉納巴不僅是本地的大土司,還被清廷授了演化禪師印,信徒眾多,當真不可小覷。
似乎是感受到主人在打量自己,嘉納巴微笑示意,也夾了塊酥酪糕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卜兒吉細可沒有大和尚的淡定,耐著性子等到歌舞告一段落問道:“桑朗溫愷長官(正六品),您請咱們來此可不是為了飲酒作樂吧?有話還請明言”。
“是啊,衛軍攻勢凌厲,我剛得到消息,連滿清的四川巡撫高民瞻都降了衛,成都如今已是衛地。衛軍近在咫尺,您素來多智,還請指教”,勒都也急迫地問。
“呵呵,實不相瞞,此次請大家相聚并非我的意思,而是嘉納巴上師的意思。他說我這阿昔洞地方偏僻,用來議事再隱秘不過”,桑朗溫愷微笑著揮了揮手,正在服侍的歌女、樂人、奴仆迅速退出,只剩下大大小小的土司老爺們。
大家都用敬仰的眼神看向嘉納巴,皆因他不僅是土司,還是苯派的上師,負責在松藩地方傳教。雖然自從號稱是寧瑪祖師蓮生大士下凡的蘇勒坦汗執掌大衛國的馬鞭后,寧瑪派勢力大增也開始在松藩傳教,可松藩乃至整個嘉絨雪區,信徒最廣、勢力最大的還是苯派。
嘉納巴微笑著向眾人行禮,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的確是小僧請諸位前來。方才勒都長官提及四川巡撫高民瞻降衛一事,實不相瞞,高撫院降衛后給小僧了封信,勸咱們松藩衛的土司們舉起義旗,歡迎大衛王師。今日請諸位前來,議的便是此事”。
“高民瞻膽小如鼠,不必理會”,“是啊,衛清正在交戰,咱們便是不理他,衛軍也奈何不了咱們”……眾人一聽高民瞻三個字,皆露出不屑之色。此人向來膽小,每臨大戰總喜歡逃跑,所以皆懶得搭理他。
“阿彌陀佛!高撫院的面子咱們可以不給,可桑吉林巴大上師的法旨,你們總不能違抗吧?”嘉納巴冷哼一聲,將苯派至高無上的大和尚桑吉林巴寫給自己的信拿出傳與眾人看。作為大衛國八大國師之一,桑吉林巴所在的苯派雖然與蓮大可汗所在的寧瑪派有爭斗,可畢竟是大衛國的國師,對外還是維護大衛國利益的。信是這么寫的:“佛祖托夢給我說希望天下一統、消弭戰爭。你們作為苯派的弟子,理應順從佛祖的大慈悲心,舉起義旗,響應王師”。
在座的土司皆信仰苯教,聽說是桑吉林巴大和尚的法旨,無不雙手合什,口稱“領法旨”。見眾人皆愿聽命,嘉納巴露出滿意的笑容,樂呵呵地說道:“兩日后,松藩參將馮可友將舉辦一場法事祈福,便于那時動手吧”。
——
每個人遇到困難的反應都不相同,有人想法子克服,有人繞道而行,也有人求神拜佛。自從聽說衛國大軍逼近的消息,松藩參將馮可友除了向龍安參將署松潘副將事徐學易求援外,便是向佛祖求援。聽說漳臘營演化禪師嘉納巴佛法高深、神通廣大,馮參將便起了通過大和尚向佛祖禱告之心。大慈大悲的佛祖千萬保佑衛軍瞧不上偏僻的松潘,北上攻打龍安府或者保寧吧!阿彌陀佛!弟子一定多多布施寺廟、供奉香火!
嘉納巴大和尚要來松藩衛舉辦法會的消息傳開后,藏、羌、回、漢各族信徒如云涌動,爭先恐后地朝松藩衛城而來。
大和尚一行數百人,浩浩蕩蕩地由漳臘堡往松藩衛城前行。行至流沙關后,被一隊手執利刃的軍士攔住去路。不由心中一驚,難道被人看破了行藏?
“阿彌陀佛!弟子流沙關千總鄒文科奉馮參戎之命迎接上師”,為首一將雙手合十,神態謙卑。
嘉納巴松了口氣,暗笑自己多疑,寶相莊嚴地合什回禮,任由鄒文科帶路往衛城而行。聽說來的是大和尚的法駕,松藩百姓沸騰了,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歡迎。莫要小看這些,作為多民族的聚居地,松潘古韻歷史悠久著呢,“三垴九坪十八關,一鑼一鼓上松潘”。
進入衛城,松藩參將馮可友親自將大和尚迎入法會場所。這位副戎十分虔誠,“請大上師施法為松藩祈福,請佛祖保佑戰火不蔓及松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