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七朝開濟老臣心
一隊接一隊的清軍在從長沙通往岳州的棧道上緩緩而行,其中一輛華麗的馬車十分顯眼。那車靜靜地停在一棵老槐樹下,因為馬車的主人需要歇息。
“咳~咳~”一名須發白瞇著一只眼的老者艱難地喘著氣,枯槁的樣子仿佛隨時便會駕鶴西去。世事滄桑,誰又能想到他便是大清國征北副將軍、五省經略洪承疇?作為歷經明萬歷、天啟、崇禎,清皇太極、順治、熙和、振武七朝的老臣,這位的聲名可謂赫赫,如今不過一瀕死之人耳。
驀地,老人家費力地睜開一只眼睛,朝著面前的一塊錦帛瞧去,渾濁的瞳孔瞬間精光四射。錦帛上寫著四個大字:“忠貫日月”。這是大清振武帝濟度賜給他的四個大字。當初振武帝初立,極需取得地方督撫的支持,身為五省經略德高望重的洪承疇老大人率先上了勸進表,除了竭力擁戴外,還主動請命北伐,誓要替大清收復失地,與同在云南卻遲遲不肯上表勸進的平西吳三桂形成鮮明的對比。振武帝收到洪老大人的表章后,十分激動,大呼“我大清還是有忠臣的”,遂親筆用錦帛寫下“忠貫日月”以作表彰,并加封其為崇信公。
收到敕封國公的諭旨后,洪承疇再三推辭,顯得十分謙遜。此番振武帝命屯齊援湖廣他又苦口婆心地勸吳三桂借兵給屯齊,立下大功。振武帝聞之愈發感動,賜衣賜藥賜食,不斷地遣使噓寒問暖,儼然將他當成大清第一忠臣。
然而,年輕的振武帝又如何懂得久經官場老官僚的腹黑。所謂上表勸進、請吳三桂出兵,不過是洪老大人與平西王爺合伙演得一出戲耳。
吳三桂祖籍江蘇高郵,因為父親吳襄娶了遼西第一將門祖大壽的妹妹而發達。吳襄雖然打仗不行,但卻善于收買人心,自己穿粗布褐衣讓部下穿紈羅纻綺,吃粗茶淡飯讓部下吃細酒肥羊,從不拖欠軍餉,還將侵吞軍戶的田地分給部下,培養了一支對吳家絕對忠心的私兵。
吳三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但長得帥,大耳垂、高鼻梁、明亮的大眼睛、一身的健子肉,能力也超群,騎射武藝無所不精,尤其善使大刀。最重要的是為人相當機警,善長拉關系。先是拜朝廷派到關寧軍中的監軍高起潛為義父,接著拜在遼東巡撫方一藻門下、和方一藻的兒子方光琛“締盟為忘形交”,洪承疇擔任薊遼總督后,又故技重施,拜洪承疇為師。為了打入洪承疇的核心圈,吳三桂還費盡心思交結洪承疇最信任的幕僚謝四新,與之稱兄道弟。終于于崇禎十二年,成為團練總兵,隨后一步步掌握了遼東軍權。
閱人無數的洪老大人其實早在那個年青人第一次求見自己時便瞧出了其心中隱藏的野心,不過彼時他初任職遼東,根基不深,而遼東將門彼此間又蟠根錯節,牽一發則動全身。在他看來,要想整頓遼東軍隊,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拔其中的優秀人才來參與整頓。吳三桂素有敢戰之名,家族勢力又遍布遼東,很容易獲得遼東將門的信任,便是最好的拉攏對象。至于野心嘛,呵呵,誰沒有過?自己當年不也是雄心勃勃?
就這樣,兩人結下深厚的情誼,吳三桂待洪承疇師禮,洪承疇也視其為家中子侄輩。順治十五年春,吳三桂南征,攻取南方數省之地,擔心功大受猜忌,向洪承疇請教。洪老大人瞇著眼吐出九字真言,“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吳三桂聽罷頓首受教,其后便完全照此去做:“三桂詐稱邊寇,檄赴剿;比至,又稱寇退,檄使還。藩屬將吏士卒糜俸餉鉅萬,各省輸稅不足,征諸江南,歲二千余萬,絀則連章入告,贏不復請稽核”。多要的軍費不完,就裝進吳三桂的口袋,朝廷給少了,吳三桂就雪片一樣發雞毛信……
幾年前,在清軍的壓力下緬王交出永歷帝,為向清廷示好,吳三桂處死了永歷帝父子,不久李定國病死,他通過招撫和鎮壓兩手,幾乎蕩平了云貴兩省的殘明勢力,甚至連李定國的兒子李嗣興和蜀王劉文秀的世子劉震等也向他投降。趁著清衛兩國在北方大戰之際,吳三桂拼命地在云南、貴州、四川擴充實力。聞聽熙和帝戰死,振武帝繼統的消息后,自以為兵強馬壯想割據一方的他再次向洪老大人問計。洪老大人獻上一唱一和之計,說白了便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吳三桂表現出強勢,聯絡平南、靖南二藩遲遲不向振武帝稱臣勸進,要求給予自己假黃鋮資格,洪承疇則偽裝成忠臣的樣子,替吳三桂討要更多利益。
湖廣危急,振武帝命屯齊往援,屯齊找吳三桂借兵,吳三桂本不想借,是洪老大人給他支招:用少許兵馬換取屯齊離滇、汝獨霸滇省,值!
“可是恩師,屯齊讓孤出兩萬人馬、還要求是精兵。少了兩萬精兵孤豈不是大傷元氣?”吳三桂有些舍不得。
“長伯(吳三桂字)怎么糊涂了?新近投降的明軍殘部,雖然也是打過仗的精銳,卻大多賊性難改。尤以李嗣興、劉震二人身份特殊年紀又輕,留在云南頗為不妥,不如打發到湖廣去”,洪承疇微笑。
吳三桂恍然大悟,李、劉二人在南明殘部中地位超然,又不似白文選年紀大且一身傷病,留在云南實是隱患,正好趁機打發到湖廣去,更便于自己獨霸云南。遂命都統李嗣興、劉震,總兵馬惟興、吳子圣、馬思良、胡順都、王道亨等統兩萬南明降軍跟隨屯齊前往湖廣。
這些人中,惟有馬惟興吳三桂比較放心,馬惟興原是李成棟部將,算是闖軍出身,與大西軍出身的其他南明將領有隔閡。遂命馬惟興協同北上,隨時將北征軍的情形報于自己。
“咳~咳~”咳嗽聲越來越劇烈,似要將心尖兒震出來。洪承疇用手帕去捂,帕子上現出殷紅的鮮血。另一個時空,他已于幾個月前病逝。這個時空,可能受衛國崛起刺激,老人家想輔佐平西王改朝換代,舍不得馬上離開人世。
“父親,大將軍來了”,長子洪士銘來到馬車前稟報。洪士銘是順治十二年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哦,快他請進來”,洪承疇收回熾熱的目光,重新回到方才那奄奄一息的樣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