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勸進原來是妙棋
“王爺,信王爺已于宣府稱帝,派人請您上勸進表”,西安城簡親王府內,昂邦章京傅喀蟾小聲向簡親王濟度稟告。北京城破、帝后遇難的消息傳至陜西后,這位昂邦章京便糾集鑲紅旗滿洲甲喇章京杜敏、正白旗蒙古甲喇章京愛音達禮、鑲白旗蒙古甲喇章京巴達喇等慫恿濟度立即稱帝承繼大統。聲勢造得很大,以致于西安城內的文武大員陜西巡撫張自德、左布政使周天裔、右布政使蕭時彥、按察使徐騰蛟、內大臣達素、固山額真索洪、護軍統領賴達、一等侍衛索額圖等也不得不跟進。可簡王爺就是不肯向上再進一步,真叫人急得跳腳。今兒個正好借此試探王爺的態度。
其實當皇帝這種事濟度并非不想,只是他并非愛新覺羅氏嫡脈,而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之孫、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子。滿洲自從入關后,漸漸地沾染上漢人的禮儀,喜歡講什么嫡庶之別,因為血脈的關系,總擔心冒然稱帝人心不服,所以并未立即登基,而是私下讓五弟都統輝蘭秘密派人去各省試探督撫們的態度。然而地方督撫皆是猾頭,個個回復得模棱兩可,分不清是支持還是不支持。因為未得到廣泛支持,他便愈發不敢妄動。
然而稱帝這種事講究先入為主,尤其是亂世,誰搶先一步便能在政治上處于主動從而獲得更多支持。濟度繼承了父親濟爾哈朗小心謹慎的性格,一謹慎便落后一步,讓多尼搶了先。多尼畢竟是太祖努爾哈赤嫡脈,搶先一步登基后,山西、河南、湖廣、浙江、江南、江西紛紛上表勸進,廣東、廣西、云南、貴州雖尚未表態,卻已隱約有傾向多尼之勢。
“此事事關重大,容孤再思之”,濟度嘆了口氣。傅喀蟾心下了然,王爺心里還是惦念著那把椅子的,若是心中真無想法,此時又何必糾結?唉!王爺啊王爺,您若早聽奴才之言登基稱帝,此時又怎會如此被動?懊惱已晚,只得垂頭喪氣地應了聲“嗻”。
“阿渾(兄長)~阿渾~”都統輝蘭忽然一路小跑地闖入。他是濟度的五弟,與父、兄一樣處事謹慎穩重,此時如此著急,必是出了大事。
“五弟為何如此匆匆?可是額涅(母親)她們遇到了危險?”濟度心里一跳,趕緊問。攻破北京后,卑鄙的偽帝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來勸降信,以其母鈷爾哈蘇氏、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五個兒子、兩個女兒的性命要挾,逼他投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簡王爺當即命人將衛使趕出西安,瞧五弟如此焦急,莫不是家人遭了報復?
“阿渾,衛使離開西安不過十日,就算騎快馬,此時也肯定未到北京”,輝蘭停頓了一下說道。
濟度臉一紅,這就叫關心則亂,自己怎么把這茬忘了?想到母親、福晉和最疼愛的三兒子德塞,不由得眼睛發酸。
“剛收到消息,李國英和李哈喇庫也向信親王上表勸進了”,輝蘭說出了焦急的原因。川陜總督李國英實際掌控陜西的漢中、鞏昌和四川部分地區,延綏鎮總兵李哈喇庫則控制著延安府和榆林衛。他倆向多尼上勸進表意味著濟度即使在自己直接掌控的陜西,也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怎不叫一心渴望兄長稱帝的輝蘭著急?
“什么!李督憲和李哈喇庫也倒向了多尼?”濟度聽完神色大變,面色陰晴不定。
“李督憲還給您寫了封信”,輝蘭從懷中掏出封信來。
濟度定了定神,拆開川陜總督李國英的信細讀。信寫得很誠懇,李總督先回憶了這些年與簡王爺共御西番的舊情,接著解釋自己向信王爺上勸進表的原因:國勢危急,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大清不能再生內亂;最后請簡王爺以大局為重,和自己一同向信王爺上勸進表。
“培之(李國英字)是忠臣啊!”濟度讀罷嘆了口氣,在座兩人皆是心腹,沒必要藏著掖著,索性攤開來問計:“孤自以為戰功不遜信王,恥居其下,可如今人心皆擁信王,奈何?”
“關中土地肥沃足可養兵,地形險要可拒強敵。王爺莫若暫忍一時之氣,邊招兵買馬邊與信王虛與委蛇,待兵強馬壯后再謀大事不遲”,傅喀蟾勸濟度暫退一步。“阿渾,我以為勸進信王其實是步妙棋”,輝蘭忽然開口。
“五弟為何如此說?”濟度詫異地問。
“如今形勢已然變化,衛強清弱。誰先稱帝誰就先成為衛國的箭靶。多尼先稱帝,衛軍必然先打他。有他替您承擔衛國的兵鋒,等于給了您在陜西招兵買馬、積蓄實力的時間。所以勸進信王未嘗不是妙棋”,輝蘭緩緩分析。
這么說其實只是寬慰兄長,卻哄得濟度轉怒為喜,連連頷首:“五弟言之有理”。
衛大都乾清宮內,蓮大可汗正饒有興致地觀看著令人血脈賁張的天魔舞。這舞蹈傳自蒙元宮廷,據說當年元順帝最愛此舞,由八名衣著裸露的美女,擺出各種天魔誘人的姿勢,翩翩起舞,怎不叫人血脈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