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板凳溝總兵殞命
“殿下,天泰山方向再無廝殺聲,據哨探回報,山上的守軍應該全部戰歿。區區五百人,能堅守三天,難能可貴!”石景山衛軍大帳,敖漢左千戶札木素向正在等待消息的趙王畢力根達來稟告。
畢力根達來身子一頓,悠悠地問道:“天泰山守將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守天泰山的將領是都百戶長波耶茲別克,來自布哈拉萬戶府的烏茲別克部落”。
“將他和他的部下名字記下,報于朝廷重重撫恤。得勝后在天泰山上立一塊碑,將勇士們的名字記在碑上”,畢力根達來嘆了口氣,眼眶竟然因為傷心感動而泛紅,畢竟年輕,不似他的父汗般冷酷無情。
都百戶長波耶茲別克是不幸的,他接到軍令死守天泰山,卻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和五百部下只是趙王殿下用來引誘清軍入伏的誘餌;他又是幸運的,至少尊貴的趙王殿下記住了他的姓名,與許多戰死沙場的無名小卒比,著實幸運許多。
“報!清軍前鋒正朝板凳溝前進,距溝口還有二十里”,軍情似火容不得兒女情長,很快便有軍報傳來。
“走!隨孤去板凳溝”,畢力根達來放下心中的兒女情長,率部下趕往前線。
——
“總鎮,再走二十里便是板凳溝”,老包衣緩緩對許爾顯說,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動。
許爾顯得意地揚起馬鞭,“告訴弟兄們加速行進,打下石景山替王爺爭臉面!”雖然在天泰山之戰中他的部下傷亡了一千五百人,可畢竟得了頭功,若再拿下石景山,更是大功一件,到時候自己擢升官職也給平南王爺長了臉,實在是件大好事!
“許總鎮~許總鎮~”一名旗鼓官馭馬而來,見到許爾顯后氣喘吁吁地說道:“督憲有令,肇慶鎮行得過快,須等一等后面的廣西左翼,各部之間保持二里的間距”。
“知道了,告訴督憲,末將領命”,許爾顯氣哼哼地說。他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心腹,而后面的廣西左翼總兵王永年則是定南王孔有德舊將、廣西提督缐國安的部下。孔有德和尚可喜雖同是皮島舊人,彼此間卻有嫌隙。當初孔有德、耿仲明降清,尚可喜因和后金有殺父之仇不肯降,孔、耿二人曾殺尚可喜家眷。然而,七個月之后,尚可喜在被逼無奈下也投奔了后金。雖然當年的恩怨情仇大家都不再提,可心中的疙瘩卻一直沒解開,加上清廷也特意在投降的漢將中挑撥離間、分而治之,導致孔、尚二王的關系并不好,定南藩兵和平南藩兵自然也談不上和睦。此次打前鋒,許爾顯特意加快速度將王永年部甩在后面,也有爭功之意。
旗鼓官走后,心腹游擊田得功問道:“總鎮,咱們是否放緩行軍速度?”田得功與許爾顯皆是尚可喜麾下老人,彼此間沒有什么好隱瞞的,許爾顯呵呵一笑,“佟督憲雖然奉王爺之命統領前軍,可這山高路遠的,哪能那么精準?咱們走快些,搶在王永年趕到前生擒偽王,為咱王爺掙臉面”。此時他原本的一萬三千兵馬尚有一萬一千五百,自以為兵力雄厚,聽說偽趙王駐于石景山,想出其不意獲得斬王之功,不愿與其他各部份功。
“嗻!”田得功喜滋滋派人傳令。
軍令一下,孫文進、張九成、盛一明等將皆踴躍向前,欲替平南王爺掙臉面。三藩的藩兵與別的清軍不同,大多是連人帶家眷跟著藩主,因而對藩主比對清廷還要忠心。
“本督已經下令,許爾顯部為何還走這么快?”聽到部下報告后,宣大總督佟養量氣得白胡須抖動起來。
“這許爾顯當年死守肇慶擊退過老本賊(指李定國),頗是能戰,前幾日又拿攻下天泰山,估計是起了爭功之心。如今西番囂張,有些將領畏西番如虎,難得許爾顯敢戰。末將認為倒未必是件壞事”,宣大督標中營副將林國梁勸說。
“哼!”佟養量冷哼一聲皺緊眉頭,“傳令許爾顯,命他進入板凳溝后立即派軍士登山搜索,以防有詐;再傳令王永年加快速度,務必跟緊許爾顯;其余各部亦須加速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