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寂靜處幾點波瀾(中)
朱宣自以為兵力與清軍相差不大,卻不知自己的部下多是戰力不強的烏合之眾,戰力遠不能和清軍相比。
乾元十九年(1662年)秋,雙方首戰于青神縣北郊。初始明軍憑借血勇,擋住了清軍的進攻。可青神縣北郊和中部為岷江沖積而成的平地,十分利于騎兵縱橫。王一正將軍中騎兵集中起來沖鋒,步兵尾隨其后。狂亂的馬蹄迅速沖亂明軍的方陣,隨后的掩殺更是讓他們潰不成軍。此戰,清軍斬殺明威遠伯楊國明、安樂伯杜學、內江伯武國用、將軍楊有才、陳安國諸將,殲滅明軍四千。
“斬王之功便在今日,爾等當奮勇殺敵,朝廷不吝封賞!”大勝后的王提督朝部下興奮地高呼。在立功受賞的刺激下,清軍各部如同打了雞血般瘋狂,朝青神城發起猛攻,形勢愈發危急。
“事不可為矣!船只已經備好,請殿下立即撤往涪州”,兵部尚書歐陽直再次懇求。
“唉!也只能如此了”,朱宣嘆了口氣,在錦衣衛指揮使秦有功、將軍劉耀的護衛下,連夜乘幾十艘小船沿大江(長江)而逃,欲前往涪州。船隊行至嘉定州江面,被巡邏的衛軍水營所阻。問明來意后,希望利用慶符王政權牽制清軍的大衛國四川巡撫阿蘇木不僅命人放行,還給了敗軍一些糧草軍械。
此時明石柱宣慰使馬萬年、酉陽宣慰使冉奇鑣、仁壽侯譚詣、忠州侯譚弘正在攻打重慶,朱宣的船隊行至永川附近時,得到了馬萬年部的接應。
見慶符王親臨,奉命待在馬萬年軍中聯絡的明禮部右侍郎沈荀蔚欣喜若狂,忙領著馬萬年、冉奇鑣、譚詣、譚弘等人接駕。
“臣等參見殿下”,諸將恭敬地下跪行禮。
“諸卿平身。國勢危如累卵,諸卿舍身忘死扶保國祚,實大明之福耳!”見他們禮數周到,朱宣心中感動,溫言撫慰。
“殿下勿憂,我等部下皆是敢戰之男兒,清虜若敢來,定讓彼等有來無回!”馬萬年對自己麾下的白桿兵十分自信,慷慨陳詞。
朱宣亦聽說過石柱、酉陽白桿兵之名,聞言心中安定不少。馬萬年遂命屯兵于壁山,默默地等待清軍。
——
敢戰的并非中只有白桿兵,王一正連戰連捷后立功心切,命參將馮可友、游擊楊輔鼎、都司張奎領兵四千守衛邛、眉二州,自率萬余大軍沿雒水(沱江)、大江(長江)奔赴重慶,抵達江津后聞明軍屯兵于壁山,復往壁山而來。
“這便是重璧山?聞此山‘山出白石,明潤如璧’,果不其然!”王提督心情極好,用馬鞭指著遠處的重璧山說道。
“大帥,壁山因重璧山而得名,此地不僅風景好,美食亦是一絕。南河中的七星魚、紅梢魚、青剝魚為歷代貢品,鮮美可口呢”,總兵梁加琦媚笑著說。
“嗯,等本帥蕩平偽王,定讓人多采買些江魚犒賞將士!”王一正哈哈大笑。
“偽王已是窮途末路,是否通知程總鎮和王總鎮合兵共擊之?”梁加琦請示。
“沒有重慶駐軍相助,難道本帥便蕩不平區區幾個殘兵敗將嗎?”王一正不悅。他連戰連捷,正是心氣兒高的時候,不愿意分功給駐守重慶的重夔鎮總兵程廷俊、建昌鎮總兵王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