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義士孫女須善待
當年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兒第十五世孫奎蒙克率部眾來到嫩江流域,開創了嫩科爾沁部,其兩子博第達喇和諾捫達喇,分化為左、右兩翼。傳統上洪臺吉(首領)由右翼擔任,至首領奧巴時,勢力日益強大。為了拉攏奧巴,清廷封其為土謝圖汗。后奧巴汗死,其子巴達禮繼位,按說應該繼承父親的土謝圖汗位。可此時清廷執政的皇太極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忌憚嫩科爾沁部的強大,實行“打壓右翼,扶持左翼”政策,一邊繼續與左翼的孔果爾、吳克善、索諾木、滿珠習禮等臺吉聯姻,一邊分化打壓右翼,僅賜巴達禮“土謝圖濟農”稱號,不讓其襲土謝圖汗稱號。這是赤裸裸的輕視,自然引起右翼諸臺吉的不滿。性子柔弱的巴達禮不敢反抗,他的從弟右翼大臺吉噶爾珠賽特爾便成為反清諸臺吉的首領,海賚、布顏泰、巴庫壘、薩布壘等臺吉皆聚集于他的旗下。巴達禮其實對清廷的做法也很不滿,默許了從弟的舉動。
此后,皇太極數次征調嫩科爾沁諸部伐明,左翼孔果爾、吳克善、索諾木、滿珠習禮諸臺吉踴躍出兵隨征,而右翼僅巴達禮等少數臺吉派了少許兵馬湊數,噶爾珠賽特爾等人更是一兵不出,拒不服從皇太極的調令。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命濟爾哈朗留守盛京,準備親率大軍征明。他給嫩科爾沁諸部寫了措辭強硬的信,要求他們帶兵馬前來會合。噶爾珠賽特爾等人再次拒絕,帶著部下躲往索倫。此事令清廷震動,也讓后金與嫩科爾沁的軍事聯盟受到嚴峻考驗。皇太極卻樂了,他終于找到一個控制嫩科爾沁諸部的機會。一邊率大軍在波碩兌地方駐營,一邊下令巴達禮、孔果爾、吳克善等人誅殺噶爾珠賽特爾。左翼的孔果爾、吳克善等臺吉仗著與滿清聯姻,本就不服右翼的首領地位,趁機出兵討伐噶爾珠賽特爾,巴達禮卻礙著同族親情,態度曖昧。畢竟寡不敵眾,左翼諸臺吉很快便誅殺了不聽清廷調令的噶爾珠賽特爾、海賚、布顏泰、巴庫壘、薩布壘等右翼臺吉。
皇太極露出望外,對外宣稱是巴達禮帶人誅殺的噶爾珠賽特爾。這一下,巴達禮的威信大損,不僅左翼不服他,原屬右翼的杜爾伯特、扎賚特、郭爾羅斯等部也不再支持他,右翼的許多臺吉帶著人馬投奔到其他部落,這令巴達禮勢力大衰。左翼孔果爾、吳克善諸臺吉趁機將右翼的傳統勢力剝奪殆盡,奪得嫩科爾沁諸部之首的地位。不過,最大的贏家卻是皇太極,他成功分化瓦解了強大嫩科爾沁諸部,令他們再無力量與滿清對抗。從此,嫩科爾沁諸部與滿清的關系由盟友變成了藩屬。
巴達禮是個沒有野心的人,被清廷封為和碩土謝圖親王。他死后,長子巴雅思呼朗繼承了王位。后巴雅思呼朗在與衛國的戰爭中戰死,按說王位應該由巴雅思呼朗的長子阿喇善承襲。可阿喇善一向不滿清廷打壓右翼、支持左翼的做法,與清廷眼中的叛逆噶爾珠賽特爾之子拉旺多爾濟交情深厚,拉旺多爾濟死后,他偷偷收留了拉旺多爾濟的女兒奧敦木其爾。因為政治立場存疑,巴雅思呼朗死后,順治帝沒讓阿喇善繼位,而是讓巴雅思呼朗的弟弟沙津襲承王位,只給了阿喇善一個貝勒的爵位。
“我蒙古是蒼狼白鹿的子孫,從來不缺熱血男兒。即使是依附滿清的科爾沁部,也有噶爾珠賽特爾這樣的好漢呢!”聽完都什豁爾的介紹后,蓮大可汗連聲感嘆,想了會兒說道:“義士的孫女須善待,便召她入帳吧。阿喇善收留義士孫女有功,著封為忠國公”。
一口氣便封了個國公,可不是蘇勒坦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自己一口氣查抄了那么多科爾沁王公貝勒家,難免人心惶惶,有必要在科爾沁貴族中扶植一批忠于自己的勢力,一向不滿清廷統治的貝勒阿喇善便是個好人選。封其為國公,等于是向其他科爾沁貴族發出信號:只要忠于大衛,朝廷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接下來,便是臨幸了。都什豁爾沒有說錯,十六歲的奧敦木其爾,果然像星星的枝子般璀璨,令大可汗找到了不一樣的感覺,向來勇猛的他,居然變得憐香惜玉起來。一夜溫存后,即封為康嬪。既然想籠絡科爾沁人為自己所用,他索性又給了兩位娘娘一個面子,命忠國公阿喇善,被貶為庶人的額爾德尼、吳克善第三子弼爾塔哈爾、第七子勞森,隨科爾沁郡王都什豁爾征討扎賚特、郭爾羅斯二部,還發下話來,“不管何人,只要立下戰功,朕不吝封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