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盛錦大戰雷聲急(上)
第910章盛錦大戰雷聲急(上)
綠草如茵的草原上有一條長長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牧民阿都沁愜意地躺在草地上,看著自己的小兒子在河邊跑來跑去,不遠處,馬群和牛群安靜啃著青草。這里是大清皇室的養息牧場、盛京三大牧場之一,因那條長長的養息河而得名。盛京乃皇太極稱帝的地方、滿清龍興之所。注重騎射的清廷在盛京設有養息、大凌河、盤蛇驛三大牧場,為皇帝養馬。
阿都沁,在蒙語中是牧馬人之意。此刻,這位牧馬人是開心的。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看管馬群,小兒子看管牛群,遠處的兩頂帳篷里,妻子和女兒正在制作馬奶酒,自己反而是最閑的,只需要看管羊群。從擁有的牛羊馬數量看,他是“富裕”的,遠遠超過普通牧民,可其實這些牲畜大多不是他的,而是歸大清皇室所有。養息牧場有兩百余戶牧民,為大清皇室飼養大量的牛羊馬駝。
雖然并不是替自己放牧,阿都沁心中依然充滿感激。兵荒馬亂的年代,普通的牧民不僅要替領主打仗,每年還要上繳大量的牲畜作為賦稅。他所屬的科爾沁部,年年替大清征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戰死。而他因為是皇家牧場的牧民,不僅不用被征召入伍,每年繳納的賦稅也比普通人家少很多。為此,他對京城里的那位至尊充滿感激,視之為大慈大悲的佛陀。
忽然,牧馬人瞪圓了眼睛,從草地上彈起。他感受到馬踏草地的顫動,放了一輩子牧,絕不會弄錯。果然,遠處出現了兩條長蛇。阿都沁知道,那是蒙古騎兵經常排列的縱隊。哪來的軍隊?是大清的還是衛拉特人的?他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很快便看到一桿桿魚竿釣子旗。
“不好!是衛拉特人!快!把咱們的牛羊馬都收攏起來,往東邊趕”,眼尖的牧馬人看出衛軍鐵騎的前進方向是南方,判斷他們是奔都爾鼻城去的,立即讓家人趕著牲畜往東邊的科爾沁左翼前旗躲避。是的,遇到危險這位牧馬人首先想到的是保住家人和牲畜,雖然他很感激大清皇帝給了他今天的“安逸”生活,可卻絲毫沒有向都爾鼻城報信的想法。兵荒馬亂的年代,能保住家便是萬幸,國不國的,真的無所謂。何況就算大清皇帝再仁慈,若是丟了一匹馬,牧場的總管也是不會答應的。
來的是大衛國一等和托輝特伯袞布伊勒登、三等奈曼伯阿罕的七千部下,他倆在庫倫旗大搶特搶一番、擴充了自身實力后,奉萬戶長蘇合之命,奔襲都爾鼻城。為爭功,二將誰也不肯落后,遂排成兩路縱隊齊頭并進。熟悉地形的他們沿著養息牧河的河岸前進,如此便于將士取水。這條河在元時稱“羊腸河”,蜿蜒曲折。衛軍沿河而行,仿佛兩條飛速移動的游蛇,不過兩天便抵達都爾鼻城下。
守將、護軍參領鈕祜祿·瓦岱是是清開國五大臣之一額亦都的孫子。將門出身的他,不懼兵少,率三千關外八旗緊閉城門死守。與入關后迅速腐化的關內八旗不同,這些旗兵部分來自建州等地的八旗旗丁、部分來自征召來的索倫部落,十分精銳,尤其是那些索倫蠻子,打起仗來兇悍無比。
袞布伊勒登、阿罕二將憑著初到的一股銳氣,甫抵城下便發起攻勢。然而都爾鼻城城小且堅,又依托著都爾鼻山,易守難攻。瓦岱將部下分成三撥,輪流上城守衛,衛軍人數雖多,一時竟拿這座小城毫無辦法。
又一波攻勢被擋了下來,袞布伊勒登看到己方的軍旗明明已經插上城頭,卻被一名身披繡有鹿角紋寬肥大袍的索倫蠻子一刀砍斷了旗桿。
“主子,奴才未能拔城”,部將孛日帖赤那羞愧地稟告。
“孛日帖赤那,你不是蒼狼嗎?血液里的狼性呢?我軍數量遠多于敵人,你卻打不下區區一座小城”袞布伊勒登將不善言辭的愛將數落得面紅耳赤。他與阿罕約定:輪流攻城,先破城者得首功,生怕被奈曼部搶了功去。“老臺吉,且暫停攻城,清軍的援軍來了”,正怒斥著部下,阿罕急匆匆闖入。雖然因為袞布伊勒登擄走奈曼部部民不肯歸還,二人心中有了芥蒂。可畢竟若無袞布伊勒登相助,阿罕是奪不回奈曼部馬鞭的,況且在庫倫旗時,他也擄走了一些蓮大可汗許給袞布伊勒登的庫倫旗部眾,算是“禮尚往來”。此次兩部合力攻城,彼此再有矛盾,也算是友軍,所以得知清軍援軍抵達的消息后,他立即來尋老臺吉商議。
“哦,來的是哪部清軍?”袞布伊勒登緩緩地問。
“是清盛京昂邦章京烏庫禮的部下,兵力大約五千”。
袞布伊勒登神情凝重,“五千人不多,不過烏庫禮乃滿洲宿將,素有敢戰之名。依我看,不如堅守營寨,等待大帥的兵馬”。這位老將雖然一向敢戰,卻并非有勇無謀之輩,相反,性子又奸又猾,聽說烏庫禮之名后,立即決定穏字當頭,先守穩營寨。
昂邦章京烏庫禮的五千軍隊中,有三千遼東漢人組成的八旗漢軍、一千五百關外八旗,還有五百悍不畏死的索倫士兵。
甫抵達都爾鼻城,姜桂之性、老而彌堅的烏庫禮便立即朝衛軍發起進攻,命索倫部落首領、牛錄章京胡爾格率五百索倫勇士為先鋒,自己與正白旗甲喇章京郝爾德、鑲白旗甲喇章京王懷忠率軍為后盾,兇狠地沖擊衛軍軍營。瓦岱見狀,亦率軍由城內殺出,兩面夾擊衛軍。虧得袞布伊勒登、阿罕早有準備,堅守不出,勉強守住營寨。
蘇合、滿都拉圖率一萬精銳的衛軍戰兵趕到了都爾鼻城。二人皆是衛軍中有名的驍將,一趕到戰場,又向清軍發起反攻。烏庫禮戰了幾陣不勝,不得不收兵撤回城內堅守。
正當衛軍打算一鼓作氣打下都爾鼻城時,駐守蓋州的甲喇章京祖澤清、駐守復州的參將王國泰領軍五千趕到。不久,又有科爾沁左翼前旗札薩克圖冰圖郡王額濟音、科爾沁右翼后旗臺吉都什豁爾率五千騎兵趕到,雙方兵力相近,圍繞都爾鼻城反復爭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