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躍馬揚鞭寇京師(下)
《春秋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意為天子居住的地方規模很大、人口眾多。
北京城的確很大!共有外城、內城、皇城、宮城(紫禁城)四重城廓。外城周二十八里,墻高二丈,基厚二丈,頂收一丈四尺,有永定、左安、右安、廣寧、廣渠、東便、西便七座城門;內城周二十四里,墻高三丈五尺五寸,有德勝、安定、東直、朝陽、崇文、正陽、宣武、西直、阜成九座城門,老北京常說的四九城,指的就是內城的四面城墻和九座城門;皇城周十四里半,有大清(明朝時叫大明,清朝入關后改為大清)、東安、西安、北安四座城門;宮城周七里,有午、神武、東華、西華四座城門。城高池深,堅固難摧!
然而,無論多么堅固的城墻也需要有人來守。因為守城兵力嚴重不足,此刻,大清的乾清宮內已經吵翻了天。
“皇上,我軍兵力共四萬四千,其中稱得上精銳的只有一萬駐京八旗和四千真定綠營,其他還有一萬雜兵、兩萬健婦,要防守偌大的京城著實困難,且外城殘破,一直未有效修繕,奴才建議放棄外城,集中兵力守衛內城”,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事索尼建議。他在朝中德高望重,一開口,大學士額色黑、金之俊等便齊聲附和。
“不戰而棄外城,太傷士氣,萬萬不可!奴才以為當堅守外城,逐節抵抗,等待援兵!”領侍衛內大臣兼議政大臣鰲拜大聲反對。他自認為是八旗第一勇將,對順治帝任命索尼為主帥守城,心中多少有些不服。領侍衛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理鑾儀衛事遏必隆向來與鰲拜來往密切,見他開口,立即表態支持。
見將領意見不一,年輕的順治帝猶豫不決,問其他人:“卿等以為如何?”
剩下的人中,康親王杰書年紀尚幼,不說話;鎮國將軍韜塞、保定巡撫劉祚遠、真定府副將署總兵事劉秉鈞地位較低,不敢急著表態;剩下的便是兩位已呈退休狀態的元老重臣:首席大學士兼議政大臣范文程、太保兼中和殿大學士馮銓了。
馮銓老奸巨猾,既不愿得罪索尼,也不愿得罪鰲拜,想了會兒、慢悠悠說道:“臣以為二策皆有道理。皇上不妨將外城的百姓全部遷往內城,先遣將防守外城,若實在守不住再撤往內城堅守”。滿清占據北京后,實行“滿漢分治”,外城主要供漢民居住,很多會館、商業、娛樂場所皆在外城,輕飄飄一句話便要在外城堅壁清野。
聽他如此說,范文程暗罵了句奸猾,中庸之道固然不得罪人,可如今正值危急關頭,若因為怕得罪人便不敢發表意見,怎么對得起太宗皇帝(指皇太極)的知遇之恩?想到這里,他大聲說道:“臣以為外城不可棄。外城的永定門聯接著北京城南的交通要道,東面的廣渠門更是漕運的重要碼頭。若是不戰而棄外城,北京與外界的聯系便斷了。京師人口眾多,沒了漕運,恐怕用不了多久城里便會缺糧”。明初將皇城墻東移,將一段運河水路攬入城中之后,南來的船只無法直接進入積水潭中,外城東面的廣渠門大通橋便成為漕運實際上的碼頭所在。
聽范文程提及漕運,索尼亦嘆了口氣,“范先生所言,奴才其實也想過。不過京師的存糧尚夠支用三月有余,只要堅守三個月,各地的勤王兵馬必到,到時候京城之圍自解,漕運亦可恢復。當前最緊要的是集中兵力堅守”。
聽他這么說,本已傾向于守外城的順治帝又有了動搖,將目光轉向第一個趕到北京救駕的保定巡撫劉祚遠身上,“劉卿,汝怎么看?”因為屢次勸諫自己信佛,年輕的天子本已對劉祚遠的從叔祖劉正宗起了隔閡,借有人彈劾之機,將其降職留用。沒想到危急關頭,竟還是劉正宗的從族孫劉祚遠第一個率軍馳援。不由得連連感慨:還是安丘劉氏對朕忠心!將劉正宗官復原職,又賜宴于劉祚遠、劉秉鈞及部下諸將。
“皇上,臣以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誰也不知道京師保衛戰能打多久,漕運萬不可斷”,劉祚遠是書生脾氣,有話直說。殊不知此句一出,等于是在說索尼、額色黑、金之俊沒有遠見,一下子便得罪了三位重臣。
這個書呆子!索尼在心中暗罵了一句,他是知道劉祚遠的性格的,倒是不以為意。額色黑、金之俊二人陰冷地瞧了劉巡撫一眼,暗中結下梁子。
順治帝終于下定決心,口吐諭令,“劉祚遠、劉秉鈞,汝二人率保定綠營及城內的一萬營兵防守外城;遏必隆,汝立即督促順天府尹劉格等,將外城的百姓全部遷入內城;索尼、鰲拜,汝二人率一萬駐京八旗、兩萬八旗女營守衛內城;范文程、馮銓、額色黑、金之俊等組織衙役,維持京師治安,嚴防奸細”。雖然皇帝的語氣很鎮定,但明白人都知道,所謂“一萬營兵”,不過是由北京及周邊的汛兵、驛卒、捕快、雜役等湊成的烏合之眾;所謂“兩萬八旗女營”,不過是由滿城里的八旗成年女子組成的軍隊,這些軍隊的戰力比真正的戰兵差遠了。
“嗻~”眾人齊聲領命。
——
“這便是元大都?果然雄偉!”就在清朝君臣愁眉苦臉之時,蘇勒坦率領一干重臣,在親衛的護送下,騎馬繞城而行、觀察城防。心比天高的蓮大可汗故意不稱“北京”,而以“元大都”稱之,暗含重振蒙古帝國的雄心?!氨菹拢蠖贾芪迨呃?,如今的北京城周不過二十八里,規模比元大都可是縮小了很多呢”,右都御史胡璉器笑著說。此人博學多才,對各地的建筑頗有研究。
“原來如此,怪不得朕方才巡城,發現城北部、東北部、西北部都有荒棄的舊城墻,想來都是大元時所留”,蘇勒坦嘆了口氣,聲音中暗含著對蒙古帝國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