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兵分三路取貴州(中)
“罪將金龍臣歸順來遲,請征南大將軍恕罪”,金友臣必恭必敬地跪伏于大衛國征南大將軍西日莫的馬前,作為前明降將,這些年降來降去的,他對投降的這一套流程賊熟。
“哎呀,金將軍棄暗投明,何罪之有?”西日莫笑嘻嘻地下馬扶起金友臣。這一路勢如破竹,投降的土司、武將數不勝數,他對如何受降的這一套流程亦是滾瓜爛熟,先是撫慰一番,然后給降將吃顆定心丸,“金總鎮放心,汝歸順大衛后職級不變,依然是總兵,委任汝為平壩總兵的折子我已寫好上呈大汗,很快便會有文書下來。日后若是立有戰功,朝廷另有封賞”。
“多謝大將軍”,金友臣的神情果然放松下來。
“估計很快郎岱隴氏便會派人來也”,西日莫忽然大笑。
聽到大衛國的軍隊南下的消息后,郎岱宣慰使隴安藩松了一口氣,這些天他一直擔心清軍會攻打自己,如今終于放心,帶著一萬苗族土兵趕來會合。
一下子多出這么多兵馬,西日莫大喜,下令置酒款待諸降將,休整三日后,大軍繼續南下。隨著金友臣、隴安藩的歸順,貴州南部已無有戰力的軍隊阻擋衛軍前進,加上貴州巡撫卞三元寫的勸降書,一路上,苗、仲家(布依)、葛僚(仡佬)等族土司們紛紛投降。廣順州土司、金筑安撫使王應兆與南明殘余勢力劉鼎聯合,斬殺清朝官員蔣士璘、引兵三千來投;白納長官司、上馬橋長官司、小程番長官司、程番長官司、韋番長官司、大龍番長官司、金石番長官司的土司們也紛紛投降。
西日莫如一只餓狼飛快地撲向他的獵物,奪取金石番司后,命金友臣、隴安藩領本部兵馬為先鋒,由貴州繼續南下廣西,進入羅甸(羅斛哨)。羅甸這地方是廣西右江道泗城土府的轄地,屬于僮(壯)族赫赫有名的大土司泗城岑氏的勢力范圍。泗城岑氏的歷史極其久遠,早在宋代便已雄霸桂西,明朝時,泗城岑氏將勢力范圍由有“百粵推尊,兩江上郡”之美譽的泗城州擴展到羅甸、望謨、貞豐、冊亨、利州、唐興、歸樂、上林峒、安隆、古勘峒、程縣、龍川諸地。順治十三年(公元1655年),泗城岑氏土司岑繼祿見大明朝不行了,投清擊明立下戰功。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廷敘功晉泗城土州為泗城土府,以岑繼祿為土知府,世襲。
金友臣、隴安藩奪取羅甸之戰并沒有遭遇到大的抵抗,泗城岑氏的土兵甫一接戰便棄城而走。歷經六百余年的泗城岑氏在廣西樹大根深,岑繼祿更是見過大世面的,見衛軍勢大,知道不敵,一邊命令部下撤退保存實力、遣使與進入自己領地的衛軍談判,一邊飛馬向昆明的清安遠靖寇大將軍多尼求援。
自己這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基本沒有遭遇到大的抵抗,西日莫的心情極其得意,一邊命部下在羅甸休整,一邊催促征南副將軍那日松、四川總兵堅村絳曲盡快領軍來羅甸與自己會合。
——
與西日莫差不多,征南副將軍那日松、四川參軍潘璘率領近三萬兵馬由貴陽往東攻打平越軍民府之戰進行得十分順利,平越府駐軍已經調至貴陽,守平越的主要是當地小土司楊義長官司金氏的軍隊。不知衛軍厲害的金氏湊了三千余土兵抵抗,被殺得片甲不留。
“來人,將金氏一門老小盡皆屠了”,攻破金氏老巢平越衛楊義司后,為了殺雞儆猴,那日松制造了滅門慘案。
血腥的屠殺嚇壞了平越周邊各地的守軍,也給當地的反清勢力以極大鼓舞。凱里苗酋阿戎率軍三千反清歸衛;鎮遠府施秉縣土司阿福率苗民起義,殺死知縣趙玉奇,清鎮遠副將石玉貴率軍鎮壓,好不容易平息阿福之亂,本想發兵救援都勻府,不料黎平府田心寨又爆發苗、僮兩族起義,石玉貴不得不引兵前往黎平府,救援都勻府之事只得不了了之;都勻府東部的里古州天壩司苗民起義,斬殺不肯降衛的天壩司長官夭應祿,清里古副將吳長春多次率軍圍剿天壩司苗民山寨,均無功而返;甚至就連湖廣也受到影響,湖廣通道縣苗酋吳老潘糾合通道、靖州等地苗、僮土兵反清舉事。
“爾便是凱里安撫使阿戎?”那日松笑嘻嘻地望著面前的這位苗族首領,見此人篷松著頭發、赤著腳,身材高大如小山,黑乎乎的肌肉虬勁,不由得贊道:“好一條好漢!可能飲酒乎?”“如何飲不得?”阿戎將頭一揚。
“接著”,那日松取下自己的酒囊扔過去。阿戎也不多說,接過后張口便喝,“咕~咕~咕~”,須臾一袋酒便喝得干干凈凈。
“能再飲否?”
“麻汝(很好)”
又是一囊酒扔過去,又很快喝光。一囊接一囊,連喝七囊,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