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渡烏江直趨貴陽(上)
“什么!清軍殺害安坤、奪取水西,烏撒土知府安重圣請降?”聽到這個消息后,大衛國征南大將軍西日莫不由得哈哈大笑,謂左右曰:“我正欲南下貴州,沒想到貴州自己便亂起來了,豈不是天助大衛?”
“大帥,烏江號稱天險,清軍剛奪得水西,根基不穩,咱們不如打著為安坤報仇的名義,率軍繞道水西進攻貴陽”,征南副將軍那日松獻策。
“嗯,繞道水西、渡過廣河和鴨池河一線襲取貴陽,咱們能想到,清軍自然也能想到。要不然他們為什么忽然殺了安坤、襲取水西?不就是為了防備這個嘛”,西日莫笑了笑,“由水西攻取貴陽,一則路遠,二則敵人必有防備,即使咱們襲取了水西,廣河和鴨池河東岸,必然還有守軍。不如干脆趁著清軍分兵駐守水西,直取烏江渡,渡過烏江后經養龍坑、札佐、水東襲取貴陽”。
“大帥,烏江渡可是天險,自古便是‘黔蜀要津’、兵家必爭之地。萬歷年間,明軍討伐播州土司楊應龍,便在此天險面前慘遭敗績,咱們不可重蹈覆轍,還是繞道水西更穩妥”,貴州巡撫任僎建議。
“是啊,大帥,我軍不善水戰,還是繞道為好”,烏斯藏總兵巴圖孟克等將領亦反對。
“我軍不善水戰?瀘州之戰,杜子香、潘璘、朱養恩、龍海陽四位將軍不是打得很好嗎?況且正因為烏江渡是天險,敵人才會輕敵自大,兵法云‘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本帥便是要出其不意”,西日莫笑吟吟地望著潘璘、朱養恩、龍海陽三將,“杜將軍如今駐守瀘州,趕不上這一仗,橫渡烏江之事便拜托諸位了”。
瀘州之戰其實主要是杜子香的功勞,杜子香會做人,讓了不少戰功給潘璘、朱養恩、龍海陽三將。三將一直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受主帥一激,也想在戰斗中證明自己,紛紛表態愿意充當渡江的先鋒。
“大帥,您既然想出其不意,可以先奪取烏江關,拔掉清軍在江北的釘子;然后佯攻茶山關、回龍場段渡口,由江界河段渡口渡江”,云南巡撫方于宣忽然說道。
西日莫倒吸了一口涼氣,在遵義的日子他已經派人將烏江沿岸的地形了解得十分清楚,知道江界河是烏江最險的江段,兩岸山勢險峻,尤其是在震天洞峽谷地段,兩岸巖壁如刀劈斧砍,河道狹窄處不過二十米,江水湍急,水勢洶涌,咆哮之勢如戰鼓雷鳴、賽過萬馬奔騰。“方撫院為何選那般險處渡江?”他悠悠地問,若不是這一路上方于宣為自己出了不少好主意,幾乎以為此人是清軍派來陷害自己的奸細。
方于宣樂了,“您不是說要出其不意嗎?正因為江界河水流湍急,所以吾估計清軍在江界河沿岸部署的兵力一定最少,兵法云‘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嘛”。
西日莫一愣,仔細思忖后,狼性大發,嘶吼著說道:“方撫院說得沒錯,越是險要的地方,清軍的防范便越松。嗯,等打下烏江關后,堅村絳曲、巴圖孟克部佯攻茶山關、回龍場渡口,我軍主力由江界河南渡”。“是”,諸將齊聲領命。
“大帥,江界河渡口畢竟是烏江的重要渡口之一,清軍不會全無防范。吾以為我軍應該以部份兵力在江界河渡口登陸,主力選在江界河渡口上游五里處登陸,更能出其不意”,方于宣又出了個主意。
衛拉特之狼欣賞地望了方于宣一眼,緩緩點頭,“你們漢人有句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帥便聽你的話冒次險。諸將聽令,今夜好生歇息,明日一早兵發烏江關,全軍有進無退,無令后撤者,斬!”
——
“撫院,吾已下令加強貴陽城防,今日起開始宵禁”,撫標營副將沈應時恭敬地向貴州巡撫卞三元稟告。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提督鄭蛟麟分別率軍前往烏江、水西后,貴陽城內只剩下沈應時的千余撫標和貴陽游擊王光勇的一千城守營,總共兩千多綠營兵馬。卞三元命沈應時負責貴陽城防,又征召了一些汛兵、土兵、衙役協守,勉強湊了四千人。好在前些時日粉碎了常金印、陳鳳麟、高岑、吉士英、米應貴等人的預謀叛亂,城內的隱患已經消除,不然后果當真不堪設想!
“嗯,沈副戎辛苦了”,卞三元嘆了口氣,“安坤雖然授首,可卻激反了烏撒;水西的姻親郎岱隴氏據安順州蠢蠢欲動;衛軍又在遵義聚集重兵,南下的意圖明顯。貴州真是多事之秋呢”。
見他焦慮,沈應時急忙安慰,“撫院勿憂,鄭提督已命施總鎮將安重圣包圍于烏撒城內;至于郎岱隴氏,由金總鎮坐陣平壩監視,不足為慮;衛軍雖然彪悍,卻不善水戰,李提督親自率軍依烏江天險而守,諒他們插翅難渡”。
“唉!怕就怕衛軍不從烏江來,而是繞道水西啊!咱們剛除掉安坤、奪取了這塊要地,水西的羅羅們人心不服呢”,卞三元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