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雍州王氣黯然收(下)
濟度會合雍山、杜陽山守軍,共計三萬六千之眾,心急火燎地趕到鳳翔城下。雖然城上的烽火早已熄滅,但他的內心深處仍抱有一線希望,然而,城頭上那一桿桿魚竿釣子旗卻粉碎了他的希望。
望著城頭衛軍的猙獰面目,濟度一口鮮血噴出,險些跌落馬來。
“王爺,鳳翔雖失,我軍主力猶存。當務之急是盡快趕往西安,萬不可讓衛軍奪了西安啊!”鑲紅旗滿洲甲喇章京杜敏趕緊托住他勸道。濟度醒悟,紅著眼吼道:“快,回西安”。清軍聞令立即急行軍撤退,路并不好走,須蹚過橫河、武亭水兩條小河。
此時衛軍主力仍在五里坡,脫里手中的兵力不多,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不愿冒險追擊,只是用銳利的鷹目冷冷地看著撤退的敵人。在他看來,敵人已是殘兵敗將,遲早是自己口中之食,早點吃、晚點吃并無太大區別。
然而誰都是不是神,他以為的,未必便是真的。
——
軍旗倒卷,凄凄慘慘凄凄!
清軍的動作還算迅速,終于搶在衛軍主力趕來前返回西安城,一見將士們沒精打采的樣子,留守的陜西巡撫張自德、昂邦章京傅喀蟾、左布政使周天裔、右布政使蕭時彥、按察使徐騰蛟等官員便知道戰事不順。不過,他們皆是一方高官,城府極深,誰也不愿觸濟度的霉頭,簡王爺不說話,誰也不問。
終于,滿臉黑氣的濟度長嘆了口氣,來到張自德身邊道歉道:“悔不聽張撫院之言,我軍戰敗,傷了士氣,鳳翔也丟了”。
堂堂親王向一個巡撫道歉,該舉止立即博得大家的好感,冰冷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勝敗乃兵家常事,王爺切勿沮喪,整兵再戰便是”,張自德第一個開口。
“是啊,王爺,西安城池堅固,儲存的軍糧夠全軍吃大半年,衛軍絕打不下來”,傅喀蟾亦說。
“下官愿追隨王爺守城”,“末將愿追隨王爺死戰”……隨著周天裔、蕭時彥、徐騰蛟樊朝臣、高宗、杜敏、愛音達禮、巴達喇率文武逐一發聲,濟度的臉上漸漸恢復血色。這些官員的家眷都在大清境內,又是食朝廷厚祿的高官,對大清還是忠的。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己如今困守孤城西安,便是置之死地。可正是因為處于死地,反倒逼得這些官員和自己齊心合力、眾志成城。
緩過勁兒后,濟度望向昂邦章京傅喀蟾,“將西安滿城所有的男丁集結起來,能征召到多少士兵?”
傅喀蟾此時轄著西安將軍衙門、統管西安滿城事務,他的部下按編制來算,共轄滿蒙漢八旗兵六千四百六十八人。可因為抽調加戰損,實有兵丁只有五千。此外,還有八旗將士的家眷萬余。濟度要問的是從這些家眷中還能擠出多少兵力。
“稟王爺,將滿城所有年滿十二歲至七十歲的男丁征召入伍,還能湊出四千人”,傅喀蟾答道。
“好!立即去辦”,濟度沉聲吩咐,又對眾人逐一下令。“張撫院、周方伯,汝等立即將西安城內的青壯組織起來,上城協守”,“蕭方伯、徐提刑,汝等組織衙役,日夜巡邏,嚴防奸細”……
隨著一條條軍令的下達,西安城內出現了四萬五千守軍和兩萬壯丁,整個城池變得堅如磐石。前期勢如破竹的衛軍,竟在西安城下屢屢碰壁,任征北大將軍脫里使出渾身解數,一時也攻不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