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入寧陜先易后難(中)
第741章入寧陜先易后難(中)
輕易便攻陷靖虜和寧夏,阿拉坦倉不啰嗦,繼續南下,攻打平涼府側后的慶陽府。衛軍皆是騎兵,來去如風,由寧夏后衛至慶陽府治安化縣,僅用四天時間。慶陽知府楊藻鳳傻了眼,慶陽府離邊境尚遠,沒有重兵守衛,即使是府治安化,也不過是一營兵六百人而已。楊知府是時務的,知道抵抗必死,牙一咬,獻城歸降。
衛軍迂回攻陷寧夏、慶陽的消息傳至陜西鎮鎮城固原州后,正在固原與衛軍甘肅提督薩比爾對峙的涼州鎮總兵畢科大驚,慶陽的失守意味著固原東、西兩面都出現了衛軍,自己陷入兩面被夾擊的不利狀態。
“總鎮,我軍兩面受敵,固原城是守不住的,不如南下至六盤山一帶防守。那里地形險峻,當年孟督憲(指孟喬芳)曾在那里阻擊過偽明彰武王”,固原游擊王宣勸說。
“嗯,事不宜遲,今晚準備,明兒一早便出城撤往六盤山”,畢科雖然是根正苗紅的滿洲人、而且是皇帝直接統轄的上三旗之正黃旗,對大清忠心耿耿,但他并不傻,知道如今固原州是守不住了,必須立即撤退。
軍令如山,七千清軍,亂哄哄準備撤退事宜。次日一早便打開南門逃竄。然而,畢科忽視了一件事:他的部下大多是步軍,而衛軍卻全是騎兵,步軍想跑過騎兵,何其難哉!撤至開城,離六盤山僅一步之遙,衛軍甘肅提督薩比爾領一萬騎兵呼嘯而至。這位葉爾羌降將,歸順后屢立戰功,如今又立一功,幾個沖鋒,便殺得清軍潰不成軍,陣斬固原鎮標都司完文元。畢科無法,只得與王宣領二千騎兵逃跑,將己方的步兵棄之不顧,甚至連六盤山也不敢再守,直接一口氣逃入鳳翔府。
阿拉坦倉記得脫里交給他的軍令,拿下平涼府后,不再繼續攻打鳳翔府,而是拐了個彎往鞏昌府秦州而來,打算與脫里在秦州會師。
——
脫里攻打鞏昌之戰,亦算順利。雖然他大張旗鼓地東進,引得川陜總督李國英調了不少精兵守衛鞏昌,清臨鞏鎮總兵栢永馥、鞏昌副將許占魁皆是宿將,陜西按察使司僉事、分巡臨鞏道張基遠號稱知兵。但闔鞏昌一府也不過兩萬守軍,在七萬精銳衛軍絕對實力的碾壓下,無異于以卵擊石。很快,脫里便攻下安定、會寧二縣,打開了進入鞏昌府治隴西的通道;然后,一路殺,殺,殺,在赤亭水東岸大敗清軍,征北副將軍蘇合在此戰中爆發兇性,以自身為箭頭,沖鋒在最前面,斧劈鞏昌副將許占魁;接著,衛軍兵臨隴西城下,盡管栢永馥、張基遠拼死守城,城池還是在半個月后被攻破。
“大帥,我將那兩個鳥人給您帶來了”,都千戶拉瑪達什笑嘻嘻押著五大綁的栢永馥、張基遠入帥帳稟告。
“快快松綁,不得無禮”,老將軍想招降二人,命人給他倆松綁。先問栢永馥,“栢將軍可愿歸順大衛?”
“大丈夫要殺便殺,何必多言”,不料這栢永馥硬氣的很,寧死不肯降。
脫里不高興了,奇怪地問:“聽說爾先前為明將,見清軍勢大降清。既能叛明降清,為何不能叛清降衛?”這話帶著絲侮辱味道,那意思,你是漢奸,不應該有氣節,既然能降清,自然也能夠降衛,就莫要再裝忠臣了。
傷自尊了,柏總兵很受傷,狠狠地吐出口濃痰朝老將軍啐去,嘶吼道:“爾一介胡人懂得什么!明帝無道,民不聊生,大清皇上仁德,理當得天下。吾降大清,是順應天命。況且降清以來,皇上待吾甚厚,不僅官封總兵,還入了正黃旗漢軍。如今吾一家皆是旗人,領著旗餉,衣食無憂,自然要為大清效死”。
畢竟是年過甲的老人,脫里的反應稍微慢了點,竟被栢永馥的一口濃痰吐個正著。望著戰袍上的惡心物,老將軍出離憤怒起來,陰沉著臉說道:“咱們蒙古有句俗話,‘苦干的人汗水多,貪吃的人口水多’,爾既然口水多得噴人,想必是條貪吃狗。來呀,將此人關到狗籠子里,不給食物,給本帥活活餓死他!’”
處置完栢永馥,他又冷冷地瞅向張基遠,“爾降是不降?”“降,下官愿降!”張基遠倒是個痛快人,二話不說,便口稱愿降。
“哈哈哈!爾倒是個明白人!”脫里哈哈大笑,命張基遠仍任原職,替自己招降周圍各州縣。
張道臺的確是明白人,知道既然投降,便沒有退路,唯有替新主子好好效力,立即修書給鞏昌府各州縣。見堂堂道臺都降了,鞏昌清軍軍心愈發動蕩,漳縣、寧遠、伏羌、泰安、秦州、清水等地的知縣知州們,或降或逃,居然一個敢抵抗的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