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落鳳臺與狂風來(中)
第708章落鳳臺與狂風來(中)
首先是滿清的順治皇帝恢復了宣大總督一職,命參與平定姜瓖之亂、熟悉山西和宣府情況的佟養(yǎng)量任宣大總督。佟養(yǎng)量不顧年紀老邁,接到諭令便急匆匆往大同趕,可剛至宣府鎮(zhèn)城,便收到衛(wèi)軍包圍大同的消息。佟總督兵少,不敢發(fā)兵救援,只是命山西巡撫白如梅、太原鎮(zhèn)總兵李好賢加強雁門、寧武二關的守御,防止衛(wèi)軍南下太原;又命宣化鎮(zhèn)總兵佟學文扼守懷安衛(wèi)、保安州,陽高道曹溶扼守陽高衛(wèi)城;同時一個勁兒地向順治帝求援。順治帝無法,只得不顧京畿空虛、再派天津鎮(zhèn)總兵克德、正紅旗漢軍梅勒章京吳國禎率五千兵馬援救大同。
這克德來歷不凡,乃是赫赫有名的大漢奸李永芳第十子,編入滿洲正藍旗。李永芳據(jù)說是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孫,為滿洲入關立下過汗馬功勞,后世雍正帝曾經(jīng)點評尚、耿、石、李、佟、祖、蔡、王為漢軍八大家,即尚可喜家族、耿仲明家族、石翰家族、李永芳家族、佟氏家族、祖大壽家族、蔡毓榮家族、王世選家族。李永芳有幸名列其中,按說是正兒八紅的漢人,可他卻偏說自己是滿人的后代,給降清后生的幾個兒子起了滿洲名字,第三子剛阿泰、第四子哈什庫、第五子巴顏、第六子呼圖禮、第七子胡拜、第八子克勝額、第九子克德。若不是長子李延庚、次子李率泰生得早了些,估計也得改成滿洲名字。
得到這支援軍后,佟總督膽氣頓壯,命克德領兵三千與宣化鎮(zhèn)總兵佟學文一起固守懷安衛(wèi)、保安州,吳國禎率兩千兵馬入駐陽高衛(wèi)城,伺機騷擾圍困大同的衛(wèi)軍。好在蓮大可汗用兵神速,吳國禎尚未入陽高衛(wèi)城,便已攻下了大同。得知消息后,他劍眉深鎖,是派一支偏師監(jiān)視宣府、陽高的清軍,自己率大軍南下太原,還是先攻滅陽高、宣府的清軍,一時拿不定主意。
形勢比人強,很快便有人幫他做出決定。
——
當初聽到衛(wèi)軍南下的消息,昭圣皇太后幫兒子順治帝出了個圍魏救趙的主意,讓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領兵攻打察哈爾、秘書院大學士巴哈納領兵攻打歸化城。
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雖然惱怒順治帝廢了自己女兒的皇后之位,可畢竟是皇太后的長兄、皇帝的親舅舅,這么多年,科爾沁部一直與大清國聯(lián)著姻,依靠大清的庇護,得到大量優(yōu)質(zhì)牧地,部落日漸興旺,人口和牲畜多了許多。大清若是亡了,對科爾沁部可是大大不利。
于時,吳克善命弟弟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以哲里木盟長的身份,召集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衛(wèi)拉特杜爾伯特部的分支)、郭爾羅斯部的臺吉們前來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nèi)的哲里木山下商議軍情。
巍峨的哲里木山下,人聲鼎沸。哲里木盟四部十旗的臺吉們都來了。尤以吳克善所在的科爾沁左翼中旗最為顯赫,一個旗居然有兩個親王、一個郡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是昭圣皇太后的長兄,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是昭圣皇太后的次兄,多羅郡王奇塔特是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孫、吳克善的從侄。除了右翼中旗,科爾沁部的其他五旗,亦是爵位顯赫。右翼中旗旗主巴達禮封和碩土謝圖親王,右翼前旗旗主拜斯噶勒封多羅郡王、左翼前旗旗主額森封札薩克圖冰圖郡王、左翼后旗旗主彰吉倫封多羅郡王、右翼后旗旗主剌麻什希封鎮(zhèn)國公。一個部落封了七個王、一個鎮(zhèn)國公,將后宮有人好做官演繹得淋漓盡致。
與科爾沁部相比,其他部落便寒酸得多。扎賚特旗旗主色稜、杜爾伯特旗旗主色楞只是固山貝子,郭爾羅斯后旗旗主布木巴不過是鎮(zhèn)國公,郭爾羅斯前旗旗主固辭僅僅是輔國公而已。
“諸位,衛(wèi)拉特強盜打過來了,目前已經(jīng)攻下了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察哈爾,正在攻打大同?;噬厦医y(tǒng)率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各部聯(lián)軍奪回察哈爾,截斷衛(wèi)軍后路。我已命卓索圖盟盟長固魯斯布齊、昭烏達盟盟長袞楚克領兵至克什克騰旗會合。今兒個叫大家伙來,是商討一下出兵的事”,吳克善溫和地開口。他雖然讓弟弟滿珠習禮擔任哲里木盟盟長,但因為德高望重,科爾沁部乃至整個哲里木盟的重要事情還是聽他的。
“還議什么,咱們和大清世代聯(lián)姻,自然要為皇上分憂。依我看,人口少的旗出兵一千,人口多的旗出兵兩千,十日內(nèi)集結(jié)完畢,趕赴克什克騰旗”,吳克善第三子弼爾塔哈爾高呼。他娶了皇太極第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愛新覺羅·雅圖為妻,是順治帝的姐夫,對小舅子的事自然上心。
“住口!那么多長輩尚未開口,哪有你說話的份?”吳克善佯作大怒,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剛才還叫喚得厲害的弼爾塔哈爾頓時便不敢說話了。
眾臺吉見這父子倆一剛一柔地唱戲,知道不出兵是不行了。扎賚特部與滿洲皇室亦有姻親,旗主色稜第一個表態(tài),“我扎賚特部愿出兵一千,聽從您的調(diào)遣”。
“我杜爾伯特部亦出兵一千”,旗主色楞亦說。
其他臺吉亦紛紛表態(tài)愿意出兵。很快,便商議完畢??茽柷卟孔笠碇衅?、右翼中旗各出兵兩千,左翼前旗、右翼前旗各出兵一千五百,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各出兵一千;扎賚特旗、杜爾伯特旗、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后旗各出兵一千,共計出動一萬三千人馬,十日后往趕赴克什克騰旗。
卓索圖盟的盟長是喀喇沁右翼旗多羅杜棱貝勒固魯斯布齊。與科爾沁部一樣,喀喇沁部亦是世代與滿洲皇室聯(lián)姻的大部落,在大清后宮亦有人脈。收到順治帝的諭令和吳克善的信后,固魯斯布齊毫不猶豫地便命喀喇沁部三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中翼旗,土默特部(東土默特)兩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各出兵一千,湊了五千兵馬,疾疾往克什克騰旗而來。
克什克騰旗位于昭烏達盟西部,可昭烏達盟的軍隊卻集結(jié)得最慢。等吳克善、固魯斯布齊聯(lián)軍一萬八千趕到克什克騰旗時,昭烏達盟長多羅達爾漢郡王袞楚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聚集起奈曼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扎魯特右翼旗、扎魯特左翼旗、克什克騰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右翼旗、翁牛特左翼旗六部九旗九千兵馬,尚有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喀爾喀左翼旗兩部三旗的兵馬未到。
(本章完)